[实用新型]一种静电雾化熏蒸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4551.7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成;赵杰;毛捷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八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李炳生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雾化 熏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雾化熏蒸仪,包括上盖、熏蒸接口、换热管装置、静电雾化器、水槽、箱体、恒温水箱、高压装置和熏蒸药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盖及熏蒸接口密封连接,静电雾化器通过箱体上的高压接口与高压装置连接;熏蒸药物容器中的液体熏蒸药物通过泵注入到静电雾化器中,换热管装置接地,并通过箱体上的水管接口与恒温水箱连接,恒温水箱中的换热介质通过泵注入到换热管装置进行循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密闭环境下实现对液体药物的蒸发和蒸汽温度的控制,实现对被熏蒸对象的直接熏蒸和局部熏蒸,避免熏蒸蒸汽与空气换热时降低药性影响疗效及药物气味在空间中大范围扩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熏蒸领域,尤其是一种静电雾化熏蒸仪。
背景技术
中药熏蒸将热药变成分子态的气体,能够渗透到被熏蒸的物质中去,是一种化学、物理综合疗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休闲保健、康复疗养和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等诸多方面。目前采用的熏蒸设备均需使得液体在沸腾状态下气化,蒸汽温度高,需要与空气换热进行降温,蒸汽在空气中扩散后,会降低对熏蒸药物药性的充分利用,影响熏蒸效果,且不便于实施对熏蒸对象的局部熏蒸,同时蒸汽温度也难以调节和控制,熏蒸对象存在被烫伤的风险。如何有效控制蒸汽温度,实现蒸汽对被熏蒸对象直接发生作用,对于提高熏蒸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9009991A公开了一种创新型熏蒸治疗仪,一种创新型熏蒸治疗仪装置,包括仪器外壳、设于仪器外壳上的液晶显示屏和控制面板、设于仪器外壳内的主机结构,主机结构包括分子筛制氧模块、超声波雾化模块、与超声雾化模块连接并设于外壳中部的水槽、与水槽连接的警报装置、放置于水槽中央正底部的超声晶片、放置于水槽中央正上方的药液杯、盖设于药液杯上方的罩杯盖、与罩杯盖顶部出雾口连接的加热输出管路,主机结构还包括设于一起外壳内并控制分子筛制氧模块和超声波雾化模块的加热温控模块。该熏蒸治疗仪通过超声波雾化模块来进行药液雾化,避免药液沸腾汽化造成温度过高以及药物性能变性的问题,但是超声波雾化模块的雾化稳定性能有待考验,而且出雾口很难达到对熏蒸对象局部熏蒸的效果,本专利主要针对药液雾化稳定性以及直接熏蒸和局部熏蒸的精度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静电雾化熏蒸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静电雾化熏蒸仪,包括上盖、熏蒸接口、换热管装置、静电雾化器、水槽、箱体、恒温水箱、高压装置和熏蒸药物容器,所述箱体、上盖及熏蒸接口密封连接,静电雾化器通过箱体上的高压接口与高压装置连接,由此获得高压;
熏蒸药物容器中的液体熏蒸药物通过泵注入到静电雾化器中,并在高压作用下雾化成细小带电颗粒;
换热管装置接地,并通过箱体上的水管接口与恒温水箱连接,恒温水箱中的换热介质通过泵注入到换热管装置进行循环;静电雾化器中的液体熏蒸药物被雾化后形成的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均匀吸附在经过接地处理的换热管装置表面。
进一步,所述恒温水箱包括容器箱体,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控制盒,信号传输线,泵,水管接口,加热器对容器箱体中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控制盒对加热器进行控制,恒温水箱通过水管接口与换热管装置连接,控制盒控制泵将换热介质注入到换热管装置中。控制盒设定加热温度,根据温度传感器监测到的温度值实时对加热器进行控制。
进一步,所述熏蒸药物容器包括药物容器箱体,控制盒,泵,液位传感器,水管接口,信号传输线,熏蒸药液放置于药物容器箱体中,控制盒控制泵将熏蒸药液注入到静电雾化器中(进行雾化),液位传感器置于药物容器箱体内壁,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盒连接,控制盒通过液位传感器控制泵工作运行。如控制盒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到药物容器箱体中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泵停止往静电雾化器注入熏蒸药液。
进一步,所述静电雾化器包括雾化器安装座,设置在雾化器安装座上的喷针接头,喷针接头连接喷针,喷针接头与熏蒸药物容器的水管接口通过导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八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八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4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