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栽树用自动压膜覆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2669.6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2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增芳;张恩光;白忠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博瀛泰现代农业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树 自动 压膜覆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栽树用自动压膜覆膜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二电机和第一连接轴,安装板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箱体,安装板的前侧底端中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安装板的后侧底端偏右设置有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杆,第一液压杆连接在第一连接轴的右端上,安装板的后侧底端偏左设置有可伸缩杆,可伸缩杆的底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轴的左端上,第一连接轴上套接有压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伸缩杆、压辊、切刀、第二液压缸、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皮带轮、皮带主体、膜辊、螺母、导辊、门体、第一液压缸和把手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压膜覆膜装置在更换膜时存在不便和自动程度不佳,导致加强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膜覆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栽树用自动压膜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树木是一种高大的木本组织植物,由“枝”和“杆”还有“叶”呈现,可存活几十年。一般将乔木称为树,有明显直立的主干,植株一般高大,分枝距离地面较高,可以形成树冠。树有很多种,俗语中也有将比较大的灌木称为“树”的,如石榴树、茶树等。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其中树木在绿化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栽树时需要对地面进行贴膜,以前通过人工对膜进行按压在地面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出现的压膜覆膜的装置。
但是,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不足:
1.现有的压膜覆膜装置在更换膜时存在不便的问题。
2.现有的压膜覆膜装置存在自动程度不佳,导致加强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栽树用自动压膜覆膜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压膜覆膜装置在更换膜时存在不便和现有的压膜覆膜装置存在自动程度不佳,导致加强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栽树用自动压膜覆膜装置,包括安装板、第二电机和第一连接轴,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中间设置有箱体,所述安装板的前侧底端中间设置有第二液压缸,所述安装板的后侧底端偏右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连接在第一连接轴的右端上,所述安装板的后侧底端偏左设置有可伸缩杆,所述可伸缩杆的底端连接在第一连接轴的左端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接有压辊,所述箱体的左端中间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左端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套接有膜辊,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连接有第二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底端连接有切刀,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后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二液压缸上的所述底座的顶端的上端连接在安装板的底端前侧中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前端设置有底座,所述第一液压缸上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在安装板的后侧底端偏右,所述可伸缩杆的前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可伸缩杆上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在安装板的后侧底端偏左。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对称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有滚轮,所述第一电机上设置有机座,所述机座的左端连接在箱体的右端中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左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左端连接在第二连接轴的右端上,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左右对称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左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右端设置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上设置有皮带主体,所述第二电机上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的左端连接在可伸缩杆的右端偏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博瀛泰现代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欧博瀛泰现代农业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2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塔集群系统
- 下一篇:开放式冷却塔回水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