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场协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2243.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1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佰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0 | 分类号: | B01D11/00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陈栋 |
地址: | 221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场 协同 临界 co2 流体 萃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场协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系统,包括萃取釜,萃取釜包括釜盖、料筒、中央金属电极等,釜盖芯轴中间开通孔,中央金属电极通过该通孔伸入到了料筒中,中央金属电极依次穿过聚四氟绝缘套、聚四氟绝缘环、金属压环、料筒绝缘隔板保证与负极绝缘;金属压环、聚四氟绝缘套通过螺丝将固定到釜盖芯轴上密封,静电场发生器的正极与中央金属电极电连接,静电场发生器的负极与料筒的侧壁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极性成分的萃取,萃取效率高,可避免使用夹带剂,减少萃取物残留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产物有效成分萃取领域,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场协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系统。
背景技术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应用到了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萃取中,该技术以其绿色环保、所得产品质量高、生产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备受称赞,但由于常用流体CO2为非极性,该技术局限于亲脂性、分子量较小的物质萃取,对许多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物质缺乏足够的溶解性而萃取效率不高,难以达到理想的萃取效果。
现有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中,普遍使用夹带剂来提高极性有效成分萃取率的方法。虽然在萃取体系中加入夹带剂可以增加极性溶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和选择性,但增加了操作的繁琐性,并存在有机溶剂的残留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不使用夹带剂可实现对极性成分萃取的新型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场协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系统,该系统通过电场协同超临界CO2流体进行天然产物有效成分萃取,处在静电场中无极溶剂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于位移极化形成电偶极子,出现极化电荷,改变溶剂的极性,从而使超临界CO2流体类似于极性的有机溶剂,另外,处在静电场中的极性溶质分子,由于取向极化形成极化电荷,溶剂和溶质极化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可以将物料中的极性有效成分萃取出来。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场协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O2气瓶、冷却釜、高压计量泵、预热器、萃取釜、第一分离釜、第二分离釜和静电场发生器;其中所述CO2气瓶通过阀门一和阀门二与所述冷却釜相连,所述冷却釜通过阀门三与所述高压计量泵相连,所述高压计量泵通过阀门四与所述预热器相连,所述预热器通过阀门五与所述萃取釜相连,所述萃取釜通过阀门六与所述第一分离釜相连,所述第一分离釜通过阀门七与所述第二分离釜相连,所述第二分离釜相连通过阀门八和阀门二与所述冷却釜相连重新循环使用,另外还可以通过阀门八和阀门一与CO2气瓶相连回收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萃取釜包括釜盖芯轴、釜盖大螺母、轴用弹性挡圈、中央金属电极、聚四氟绝缘套、聚四氟绝缘环、金属压环、料筒绝缘隔板、料筒和循环水保温套,所述釜盖芯轴套入萃取釜盖大螺母,通过所述轴用弹性挡圈轴向固定,所述釜盖芯轴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聚四氟绝缘套通过所述通孔伸入到所述釜盖芯轴中,所述中央金属电极与所述静电场发生器的正极电连接,所述静电场发生器的负极与所述料筒的侧壁电连接,所述中央金属电极依次穿过所述聚四氟绝缘套、聚四氟绝缘环、金属压环,并通过所述料筒绝缘隔板进入到所述料筒中保证与负极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聚四氟绝缘环设有绝缘凹槽和绝缘凸柱,所述中央金属电极还设有圆盘挡檐,所述金属压环设有金属凹槽,所述聚四氟绝缘环的绝缘凹槽盖住所述中央金属电极的圆盘挡檐,所述金属压环的金属凹槽盖住所述聚四氟绝缘环的绝缘凸柱,所述金属压环、聚四氟绝缘套和釜盖芯轴都设有对应的4个螺丝孔,通过4个螺丝将所述金属压环、聚四氟绝缘套固定到所述釜盖芯轴上进行高压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佰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佰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2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少压力性损伤的新型鼻胃管固定贴
- 下一篇:物流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