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拉罐开启装置及易拉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2023.8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祝浩然;魏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山东本草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7/347 | 分类号: | B65D17/347 |
代理公司: | 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拉罐 开启 装置 | ||
一种易拉罐开启装置,包括罐盖、及在罐盖上由刻痕围成的拉片,在、该拉片前端安装有拉环,拉片后端和罐盖之间安装有用于拉片和罐盖在刻痕位置断开后仍然相连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连接结构的易拉罐开启装置,通过该连接结构使拉片与罐盖保持连接,从而便于回收拉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拉罐开启装置,尤其是一种带连接结构的易拉罐开启装置,还涉及一种带有该易拉罐开启装置的易拉罐。
背景技术
易拉罐自1951年由Mikola Kondakow和James Wong发明以来,由于其结构设计简单实用而广受欢迎。易拉罐的主要关键部位为罐盖上的开启装置。
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目前市面上保留下来的易拉罐开启装置主要可以分为外掀式和内嵌式拉环两种。
采用外掀式结构设计的易拉罐,主要是通过向外拉动拉环,拉环通过连接在罐盖上的有刻痕形成的拉片。这样拉片可以被拉出与罐体分离,但是一方面拉出的拉环边缘比较尖锐,容易割破手指或者衣物,另一方面脱落的拉环容易被遗弃在路边,对环境必然产生一定的污染。
采用内嵌式结构设计的易拉罐,主要是通过手指外掀拉环,而拉环的另一端下压在罐盖上的有刻痕形成的拉片,使得拉片嵌入罐体内。此时拉片保留在罐体上,这样可以规避外掀式存在的问题,但是内嵌式开启装置需要使整个拉片进入罐体内,那么拉片表面的细菌和灰尘很容易被带入饮品之中,从而存在一定的卫生安全问题。综上,现有的易拉罐开启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遗弃的拉片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问题;(2)拉片进入罐体内可能带来的健康卫生问题;(3)拉片边缘尖锐容易误伤。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易拉罐开启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连接结构的易拉罐开启装置,通过该连接结构使拉片与罐盖保持连接,以便于拉片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拉罐开启装置,包括罐盖、及罐盖上由刻痕围成的拉片,该拉片前端安装有拉环,拉片后端和罐盖之间安装有用于拉片和罐盖在刻痕位置断开后仍然相连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拉片后端和罐盖之间设置用于使拉片在刻痕位置断开后仍然与罐盖保持连接的连接结构,当拉片沿刻痕完全断开后,拉片通过该连接结构依然与罐盖保持连接。这样避免拉片被随意丢弃,并便于回收拉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问题。
进一步设置为:该拉片后端固定有加固部件,该连接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拉片上加固部件两侧的转轴、及设置在罐盖上且供各转轴插入的支撑座,该支撑座上设有供各转轴端部插设的铰接孔。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述连接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加固部件两侧的转轴、及设置在罐盖上且供各转轴插入的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铰接孔,转轴与铰接孔转动连接,使得拉片与罐盖转动连接,这样避免拉片被随意丢弃,并便于回收拉片。
进一步设置为:还设有用于限制转轴转动的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加固部件侧部且随转轴转动的限位部、及设置在罐盖上且用于限制限位部自由转动的限位凸起;
当限位部随转轴转动时,限位部表面将触碰限位凸起、以形成限位凸起对限位部的转动限制;当限位部或限位凸起受力偏移时,则限位部将转动越过限位凸起、以解除该转动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山东本草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山东本草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2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桐容器育苗的自动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电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