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0648.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9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军;聂启容;张文亮;聂启建;刘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净森源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54 | 分类号: | C01B32/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浸渍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箱体、合页、封箱盖、封箱盖把手、活性炭箱槽、隔离板、浸渍槽、活性炭箱、底板、电热丝,所述混合装置箱体通过合页与封箱盖,封箱盖上通过螺栓与封箱盖把手连接,所述混合装置箱体内通过隔离板区分为活性炭箱槽与浸渍槽三个独立空间,所述隔离板为半透纱网,两隔离板之间形成的活性炭箱槽,活性炭箱槽内插入有活性炭箱,解决了现有的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操作复杂,使用要求高的问题,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炭中除碳元素外,还包含两类掺和物:一类是化学结合的元素,主要是氧和氢,这些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残留在炭中,或者在活化过程中,外来的非碳元素与活性炭表面化学结合;另一类掺和物是灰分,它是活性炭的无机部分,灰分在活性炭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活性炭由于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但现有的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操作复杂,使用要求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装置箱体、合页、封箱盖、封箱盖把手、活性炭箱槽、隔离板、浸渍槽、活性炭箱、底板、电热丝,所述混合装置箱体通过合页与封箱盖,封箱盖上通过螺栓与封箱盖把手连接,所述混合装置箱体内通过隔离板区分为活性炭箱槽与浸渍槽三个独立空间,所述隔离板为半透纱网,两隔离板之间形成的活性炭箱槽,活性炭箱槽内插入有活性炭箱,所述混合装置箱体底部设置底板,底板上设置电热丝,所述活性炭箱包括箱顶盖、活性炭箱把手、活性炭储放盒、插入口、插入管、隔离网,所述箱顶盖上端通过螺栓与活性炭箱把手连接,箱顶盖下焊接连接活性炭储放盒,活性炭储放盒侧面开设插入口,插入口、与插入管连接,所述活性炭储放盒左右两面设置有隔离网,所述活性炭储放盒插入到活性炭箱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活性炭储放盒侧面设置若干个插入口,且每个插入口都与插入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隔离板与隔离网材质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解决了现有的活性炭浸渍混合装置操作复杂,使用要求高的问题,能够通过简便的方式进行活性炭浸渍混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合装置箱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性炭箱示意图。
图中:混合装置箱体1、合页2、封箱盖3、封箱盖把手4、活性炭箱槽5、隔离板6、浸渍槽7、活性炭箱8、底板9、电热丝10、箱顶盖11、活性炭箱把手12、活性炭储放盒13、插入口14、插入管15、隔离网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净森源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净森源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0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EMI机柜
- 下一篇:化纤丝用除静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