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套连续式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9924.1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7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焘;张建;吴小龙;王平;诸江徽;张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红太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地址: | 23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套 连续 反应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套连续式反应设备,包括配料槽、管式反应设备、导油槽、分离器、成品罐、换热器、回收罐;管式反应设备由若干管式反应器串联而成,配料槽与管式反应设备的进料口连接,管式反应设备的出料口与分离器连接;热油槽的出口与反应设备的供热介质进口连接,反应设备的供热介质出口与热油槽的进口连接;分离器下部的出料口与成品罐的进口连接将成品输入成品罐,分离器顶部的轻组分出口与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换热器的出口与回收罐连接。本实用新型成套连续式反应设备采用串联式管式反应器,不仅节省了空间,同时也便于分段检测,适用于本体聚合的连续性实验或生产,设备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制得的产品纯度高,品质好,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套连续式反应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室成套连续式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实验用聚合仪器多是间歇式的玻璃仪器,单体、引发剂采用滴加,实验过程中滴加过快容易产生爆聚,导致玻璃容器内温度、压力过高造成危险事故,只适用于进行乳液聚合。且乳液聚合的产品纯度一般,常温或低温下成膜能力差,高温易回粘,耐水性差,多用于低端行业。而本体聚合做出的产品纯度高、品质好,但对反应设备要求高,要求耐高温、高压,且能连续性实验或生产,无法采用普通的玻璃仪器进行;也有单位采用小压力罐进行本体聚合,但只能进行间歇式实验,同时由于聚合物粘度大、难以混合均匀,聚合效果得不到保证,因安全问题不适用于实验和放大用于生产,产品品质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时提供一种成套连续式反应设备,该设备适用于本体聚合的连续性实验或生产,设备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制得的产品纯度高、品质好、性能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成套连续式反应设备,包括配料槽1、管式反应设备、导油槽3、分离器4、成品罐5、换热器6、回收罐7;所述的管式反应设备由若干管式反应器2串联而成,所述的配料槽1与所述的管式反应设备的进料口连接,管式反应设备的出料口与分离器4连接;所述的导油槽3的出口经导热油进料管12与管式反应设备的供热介质进口连接,管式反应设备的供热介质出口经导热油出料管13与导油槽的进口连接;所述的分离器4下部的出料口与所述的成品罐5的进口连接将成品输入成品罐,分离器4顶部的轻组分出口与换热器6的进口连接,换热器6的出口与回收罐7连接使冷却后的轻组分进入回收罐7实现重复利用。
优选的,所述的配料槽1设有搅拌轴。
优选的,在所述的配料槽1和管式反应设备的连接管路上设有进料泵8。
所述的管式反应器2为水平管式反应器。考虑物料腐蚀性和管式反应设备耐高温、高压要求,所述的管式反应器2的内管的材质采用不锈钢,外夹套管材质采用碳钢;在管式反应器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所述的管式反应设备的进料端管路和出料端管路分别设有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
为了节省空间,所述的管式反应设备由若干排布在竖直方向的水平管式反应器2串联而成,进料端位于底层管式反应器,出料端位于顶层管式反应器。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产品进行本体聚合的反应时间和热膨胀因素决定管式反应器的数量。同时,采用多根管式反应器也便于分段检测。
优选的,相邻两个管式反应器2通过180度弯管连接。管式反应器与180度弯管之间可以采用法兰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导油槽3内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对导油槽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
优选的,在位于导油槽3出油口的导热油进料管上设有循环油泵9,实现导油槽与管式反应器中的导热油的循环。具体的,所述的导油槽3的出口经导热油进料管与串联的首端管式反应器下部导热油进口连接,末端管式反应器上部导热油出口经导热油出料管与导油槽的进口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的管式反应设备的导热油进料端设有第一阀门,导热油出料端设有第二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红太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红太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99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