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节能型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9531.0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5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姚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紫琦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吝秀梅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节能型 垃圾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垃圾处理装置,其包括焚烧罐、热水箱、干燥罐,所述焚烧罐出火口与热水箱进烟口通过进火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箱内设有多组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道、及与热交换管道垂直连通的管道连接件,连通的热交换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烟口和出烟口相连通,所述出烟口处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干燥罐为由内壁和外壁构成双层圆柱体结构,所述内壁外侧由上向下盘旋设置热水管,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A和出水口A相连通,进水口A与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泵相连接,出水口A与进水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将垃圾干燥,而干燥后的垃圾又可作为热量提供源,循环往复,从而完成垃圾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也是日益增加,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着改善城市环境的压力。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法和焚烧法,填埋法由于占地面积大,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和臭气污染严重,故目前主要采用焚烧法来处理生活垃圾。但城市垃圾含水量高,在进行焚烧处理前,需要对其进行干燥,以提高焚烧效率。目前主要通过电加热方式进行干燥。若可以将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垃圾干燥,将节约能源,降低垃圾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型垃圾处理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节能型垃圾处理装置,其包括焚烧罐、热水箱、干燥罐,所述焚烧罐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焚烧罐的前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焚烧罐的上端设有出火口,所述热水箱的左上端开设有进烟口,所述热水箱的右下端开设有出烟口,所述出火口与进烟口通过进火管道相连通,所述热水箱内设有多组平行布置的热交换管道、及与热交换管道垂直连通的管道连接件,所述热交换管道的两端通过管道连接件首尾相连形成一个连通的热交换管道,且连通的热交换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烟口和出烟口相连通,所述出烟口处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出烟口与引风机之间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管道,所述热水箱的后侧上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热水箱的前侧下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热水箱上端开设有灌水口,所述干燥罐为由内壁和外壁构成双层圆柱体结构,所述干燥罐的上端设有盖体,所述干燥罐外壁上端开设有进水口A,所述干燥罐外壁下端开设有出水口A,所述内壁外侧由上向下盘旋设置热水管,所述的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A和出水口A相连通,所述进水口A与出水口之间通过循环泵相连接,所述出水口A与进水口之间通过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热水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热交换管道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长方体框架、及设置在长方体框架内的支撑管,所述热交换管道的两端固定在支撑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管道内由左向右依次设有金属丝过滤网、第一活性炭过滤网和第二活性炭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及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左右两端设有把手A。
进一步的,所述出火口内设有金属丝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灌水口向热水箱内灌满水,而后将垃圾通过进料口填入焚烧罐内,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出火口排出,并经热水箱的进烟口进入热交换管道和管道连接件构成的连通的管道内,并在出烟口处引风机的作用下,使焚烧罐内的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断地流入热交换管道内,热交换管道同热水箱内的水进行热交换,热水箱内的水的水温不断升高。热水箱上的出水口与干燥罐的进水口通过循环泵连接,水通过循环泵流入干燥罐内壁和外壁之前的热水管内,热水管中的水的温度与干燥罐罐体内的垃圾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垃圾干燥,而后热水管中的水通过出水口A、进水口流回箱体内进行热交换。此外,干燥后的垃圾放入焚烧罐燃烧,循环往复,从而将垃圾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紫琦,未经姚紫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9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野外细长钢管焊接坡口精确对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双极板自动装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