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制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6006.3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8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焦俊科;贾少辉;叶逸云;张军安;莱茵哈特·波普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晶钻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08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制孔设备。包括激光器、控制系统、光学系统、扫描振镜、工装台;所述激光器通过所述光学系统与所述扫描振镜光路连接;所述扫描振镜安装在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工装台的上方;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激光器、扫描振镜连接。该方法中,激光制孔是非接触加工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小对复合材料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激光制孔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制孔设备,属于激光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零部件在装配的过程,常常需要对其进行钻孔处理,利用铆接、螺栓连接形成完整的结构件。
当前复合材料制孔一般采用机械钻孔的方式,包括麻花钻空、铣削制孔、超声钻孔等,但这些接触式的机械方法会带来层间撕裂、毛刺等问题,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制孔设备和激光制孔方法,该方法中,激光制孔是非接触加工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小对复合材料的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激光制孔的效率和质量。
一种激光制孔设备,包括激光器、控制系统、光学系统、扫描振镜、工装台;
所述激光器通过所述光学系统与所述扫描振镜光路连接;
所述扫描振镜安装在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工装台的上方;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激光器、扫描振镜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为Z轴自动升降台;
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Z轴自动升降台连接。
可选地,所述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束选自飞秒激光、皮秒激光、纳秒激光、毫秒激光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束的波长为266~1020nm。
可选地,所述激光器发射的脉冲激光束形成自旋环。
可选地,所述自旋环的自旋半径为0.1~2mm。
可选地,所述自旋环的自旋频率为10~1000Hz。
可选地,所述激光制孔设备制得的孔的直径为0.5~100mm。
可选地,所述工装台上放置有待加工的工件;所述工件为复合材料。
可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中的任一种。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制孔的方法,将自旋的脉冲激光束在工件的待加工位置处作圆周运动形成切削环,直到所述切削环沿所述工件的厚度方向连通,即可在所述工件上得到孔。
可选地,所述脉冲激光束选自飞秒激光、皮秒激光、纳秒激光、毫秒激光中的任一种。
可选地,所述脉冲激光束的波长为266~1020nm。
可选地,所述自旋的脉冲激光束形成自旋环。
可选地,所述自旋环的自旋半径为0.1~2mm。
可选地,所述自旋环的自旋频率为10~1000Hz。
可选地,所述孔的直径为0.5~100mm。
可选地,所述工件为复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中的任一种。
本申请中,“自旋半径”,是指脉冲激光束由于自旋所形成的自旋环的半径。
本申请中,由于脉冲激光束自旋,在工件的待加工位置形成在径向方向连通的圆状下凹结构,即圆状的自旋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晶钻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晶钻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6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织物强力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子织物强力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