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874628.2 申请日: 2019-06-12
公开(公告)号: CN210541659U 公开(公告)日: 2020-05-19
发明(设计)人: 邵怡;方也 申请(专利权)人: 晟外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7/00 分类号: A61B17/00;A61B17/34
代理公司: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代理人: 叶凤;李耀霞
地址: 201114 上海市闵***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输尿管 软镜取石 手术 输送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包括鞘芯前端和鞘芯后端;鞘芯前端为多腔管,多腔管内开设有主通道和副通道;鞘芯后端包括内窥镜管和导丝管;内窥镜管水平连接于多腔管主通道的末端,用于置入超细内窥镜;导丝管连接于多腔管副通道的末端,用于穿入安全导丝并将安全导丝插入对应的副通道中。利用本申请可以在直视下进鞘并根据结石情况进行调整引导鞘位置,极大提高了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减少了进鞘时间和进鞘次数,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有效避免了输尿管损伤及并发症的产生;同时本申请易于产业化生成,有利于输尿管软镜在我国各级医院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

背景技术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8.8%左右,并且呈上升趋势。我们前期参与全国泌尿系结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国人口标化患病率为6.06%,男性为6.85%,女性为5.25%。其中上海地区患病率为5.81%。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所致的输尿管梗阻会导致肾盂积水,损害肾脏功能,并最终导致肾纤维化、肾萎缩。

目前,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手段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SWL)、输尿管镜和输尿管软镜(RIRS)、经皮肾镜(PCNL)。其治疗手段的选择主要受结石位置、大小及患者是否存在过度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虽然PCNL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确切,但手术通道需穿过肾实质,对肾组织创伤性大,术中术后出血、血气胸及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相对较多。输尿管软镜以能方便地进入各个肾盏的,在治疗泌尿系系统疾病中的适应证正不断扩大。2014年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对于特殊人群如合并出血性体质、过度肥胖、孕妇、婴幼儿的结石和一些特殊的肾结石如肾盏憩室结石,多囊肾、肾旋转不良、重复肾、盆腔异位肾、马蹄肾、髓质海绵肾等肾脏解剖或位置畸形合并的肾结石,或因SWL、PCNL通常疗效欠佳而无法适用,而输尿管软镜则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这些患者。Geraghty R等人报道在近二十年来,全球输尿管镜(包括软镜)手术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上升,而经皮肾镜手术量的所占比则相对保持稳定。可见,随着输尿管软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病人对手术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输尿管软镜渐渐成为医生及患者治疗肾输尿管结石的第一选择。

输尿管软镜手术通常需在导丝引导下置入输尿管软镜输送鞘至集合系统,抽出内芯,置入输尿管软镜,在内镜直视下按肾盂、上盏、中盏、下盏的顺序探查,找到结石后置入钬激光光纤碎石。能否成功置入输尿管软镜输送鞘,以及输尿管软镜输送鞘能否置鞘到位将直接影响手术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国内放置输尿管软镜输送鞘的方式多在导丝引导下进行,虽然总体而言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仍存在由于无法进鞘,导致手术失败;由于输尿管软镜输送鞘置鞘不到位,导致手术难度增加;由于术中回流减少,视野不清,手术中断,或由于肾盂压力增高,超过“安全阀”造成尿液中或者碎石内的细菌播散入血,引起术后感染甚至是脓毒血症休克的情况。此外,由于盲目进鞘而导致输尿管损伤,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脱以及肾脏实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国外,泌尿外科医生通常在X线引导下放置输尿管软镜输送鞘,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却存在使医务人员及患者暴露于X射线下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可以在直视下进引导鞘并确定引导鞘的位置,以提高进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避免输尿管损伤及并发症的产生,同时缩短手术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用输送鞘芯,包括鞘芯前端和鞘芯后端;

鞘芯前端为多腔管,多腔管前端带有一定锥度,多腔管内开设有主、副两条通道;鞘芯后端包括内窥镜管和导丝管;内窥镜管水平连接于多腔管主通道的末端,用于置入超细内窥镜;导丝管连接于多腔管副通道的末端,用于穿入安全导丝并将安全导丝插入对应的副通道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晟外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晟外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4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