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4404.1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7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秦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荣浩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君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吴敏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振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可便于对驱动电机输出端的方向进行调节,有效的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包括底板、箱体、驱动电机、安装座、输出轴、传动软轴和振动棒,箱体右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还包括转动柱、蜗轮、蜗杆、左转动杆、右转动杆、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安装板和传动电机,底板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转动槽,蜗轮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固定孔,转动柱与转动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振荡,消除夹杂在混凝土中的空气,使混凝土更加充实的辅助装置,其在建筑施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包括底板、箱体、驱动电机、安装座、输出轴、传动软轴和振动棒,箱体底端与底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安装座底端与箱体内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安装座顶端与驱动电机底端连接,箱体右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输出轴输入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输出轴输出端与传动软管输入端连接,振动棒安装在传动软轴输出端;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使用时,把驱动电机通电,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和传动软轴驱动振动棒进行振动,工作人员把振动棒插入至混凝土中,通过振动棒的振动可夹杂在混凝土中的空气排出,使混凝土更加充实;现有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使用中发现,对驱动电机输出端的方向进行调节时,需要工作人员搬动装置进行调节,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导致其使用便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便于对驱动电机输出端的方向进行调节,有效的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便利性的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包括底板、箱体、驱动电机、安装座、输出轴、传动软轴和振动棒,箱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安装座底端与箱体内底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安装座顶端与驱动电机底端连接,箱体右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贯通孔,输出轴输入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输出轴输出端与传动软管输入端连接,振动棒安装在传动软轴输出端;还包括转动柱、蜗轮、蜗杆、左转动杆、右转动杆、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安装板和传动电机,底板顶端中央区域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柱顶端与箱体底端中央区域连接,所述蜗轮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固定孔,转动柱底端穿过固定孔并插入至转动槽内,转动柱与转动槽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转动柱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侧壁中央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所述左转动杆右端穿过左转动孔并与蜗杆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右转动杆左端穿过右转动孔并与蜗杆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安装板底端与底板顶端右半区域连接,安装板顶端与电机底端连接,右转动杆右端与传动电机左部输出端连接,蜗轮与蜗杆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还包括四组支腿和四组滚轮,所述四组支腿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滚轮分别可转动固定在四组支腿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还包括支撑板、制动杆和把手,所述支撑板左端与底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支撑板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制动杆外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外螺纹,主动杆底端螺装穿过螺纹孔,所述把手左端与制动杆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还包括箱门和拉环,箱体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箱口,所述箱口与工作腔连通,所述箱门左端与箱体前侧壁左半区域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拉环后端与箱门前侧壁右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振荡装置,左转动杆与左转动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左滚珠轴承,右转动杆与右转动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右滚珠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荣浩,未经秦荣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44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车间内使用的除尘换气节能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糖果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