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电火花油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8739.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伟;姜龙晨;李学文;逄琦;闫双双;水思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B23H7/36;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硕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59 | 代理人: | 李丹凤 |
地址: | 26655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电火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火花油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电火花油杯。该油杯包括固定连接的下箱体和油杯,其中,所述油杯壁上均匀嵌设若干个进油管,所述油杯底部固定安装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心安装抽油管,所述下箱体两侧壁上安装吸油管,所述抽油管和所述吸油管连接;所述进油管、所述油杯形成的空腔、所述抽油管和所述吸油管形成规则的螺旋式循环系统。该油杯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约束进油及出油系统,控制工作液的循环,同时解决了放油管与吸油管的固定及环保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电火花油杯。
背景技术
在数控加工行业,电火花线切割等特种加工应用日益普及,成为机械加工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金属模具、机械设备的制造。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工件需浸在工作液槽中的工作液之中,其工作液既起到专用加工介质作用,同时起到冷却的作用。
常规的油箱通用性好,但是由于油箱上的进油管及出油管通常为软管,故使用中难以固定,不利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的加工;现有的加工放油方式是在油槽放油口下方放置接油装置,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加工液没有规则的循环,极易造成飞溅,从而导致环境的污染,并有存在火灾隐患。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电火花油杯,以便于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约束进油及出油系统,控制工作液的循环,同时解决放油管与吸油管的固定及环保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电火花油杯。该油杯能够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约束进油及出油系统,控制工作液的循环,同时解决放油管与吸油管的固定及环保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电火花油杯,包括固定连接的下箱体和油杯,其中,所述油杯壁上均匀嵌设若干个进油管,所述油杯底部固定安装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中心安装抽油管,所述下箱体两侧壁上安装吸油管,所述抽油管和所述吸油管连接;所述进油管、所述油杯形成的空腔、所述抽油管和所述吸油管形成规则的螺旋式循环系统。
加工中放电集中于一处时,出现火花颜色偏红亮,液面冒白烟大气泡,火花爆炸等“放炮”现象,这种现象常使电极、工件结炭、烧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式电火花油杯,各个油管的设置使机油形成螺旋式循环,防止在加工过程中与油液造成“放炮”现象,油液循环过程中进行冲、抽油工作,在油杯内壁分为若干出处喷射系统,成一定角度进行喷射形成螺旋式,并在油杯底部工作台上放置抽油管,促进螺旋式循环系统的形成,在抽油系统处添加吸油管,加快放油速度,能够防止在加工过程中与油液造成“放炮”现象的出现,同时提升加工效率与安全加工工作。
在点火花加工过程中,会不断出现电蚀产物,当油杯工作进行油液循环时,电蚀产物会随油排出,该循环过程中就会出现超越S弯高点的情况,因而就会引起虹吸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把油杯里面的油及生产污物一同被抽走,避免电弧放电,加速电极和工件表面放电区域的冷却,从而达到改善电火花加工条件、提高加工速度和稳定性的目的。
各个油管的有效约束,能很好的固定油箱上的进油及出油管,有效控制电火花加工液的循环模式,有利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的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进油管在所述油杯壁上倾斜安装,工作时连接电火花放油管;优选地,所述进油管在所述油杯壁上倾斜安装角度为15-45°。
作为优选,所述抽油管和所述吸油管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吸油管两端与开设在所述下箱体侧壁上的活动阀门连接,所述活动阀门与所述机床油管连接;所述吸油管直接与所述机床油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式电火花油杯还包含工作电极,工作时,加工时垂直于工件上方加工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加工工件,所述工作电极中心安装冲油管,用来冲洗工作台上的电蚀产物。进一步将电蚀产物冲入油液循环系统中,辅助污物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8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卡簧拆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铆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