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8482.0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海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H04R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车辆 低速 行人 警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包括与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处理器通过传输导线电性连接的控制器组件、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的扬声器以及用于安装控制器组件和扬声器的下壳体;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能够在电动车辆低速行驶时,模拟发动机声音发出警示,提醒行人注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其结构紧凑,布置空间小,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示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采用控制器和扬声器是分开的方案,而且有的用多个扬声器,成本较高,布置空间较大,使用便捷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采用控制器和扬声器是分开的方案,而且有的用多个扬声器,成本较高,布置空间较大,使用便捷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动车辆低速行人警示装置,包括与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处理器通过传输导线电性连接的控制器组件、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的扬声器以及用于安装控制器组件和扬声器的下壳体;进而便于通过传输导线对控制器组件与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处理器进行信号传输且便于通过电源导线对控制器组件以及扬声器进行供电,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下壳体内设置有与控制器组件相适配的卡槽,扬声器通过上壳体以及固定螺栓固定在下壳体内;进而便于通过卡槽将控制器组件稳定的安装在下壳体内,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上壳体远离与下壳体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罩,过滤网罩的外周通过高分子黏结剂与上壳体的内侧相黏结,进而便于通过过滤网罩保护扬声器、防止大颗粒物体或树叶侵入扬声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扬声器的外周与下壳体的内壁相切设置,且下壳体内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限位柱,限位柱内设置有固定螺栓的外周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上壳体的底端外周设置有连接翼边a,连接翼边a与上壳体一体成型,扬声器相对与下壳体的开放端的一端外周设置有连接翼边b,连接翼边b与扬声器一体成型,连接翼边a和连接翼边b上设置有固定螺栓相适配的贯穿孔,进而便于通过固定螺栓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接,且便于透过上壳体将扬声器固定在下壳体内,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传输导线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电动车辆的整车控制处理器或者供电电源相连接的格兰头,另一端设有防水插件,且防水插件通过连接螺栓与设置在下壳体上的穿线孔相连接,且穿线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栓相适配的内嵌螺母,内嵌螺母的外周与穿线孔固定连接,进入便于通过防水插件有效的避免了外界的水分经过穿线孔进入到下壳体内,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下壳体的开放端上的限位凹槽a,限位凹槽a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外周与限位凹槽a相切设置,扬声器的连接翼边b相对与下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凹槽a相适配的限位凸起a,进而便于通过限位凸起a与限位凹槽a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将第一密封圈固定在下壳体和扬声器之间,且便于通过第一密封圈有效的防止水分进入到下壳体内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扬声器的工作精度;上壳体的低端设置有凹槽b,限位凹槽b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周与限位凹槽b相切设置,扬声器的连接翼边b相对与上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凹槽b相适配的限位凸起b,进而便于通过限位凸起b与限位凹槽b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将第二密封圈固定在上壳体和扬声器之间,且便于通过第二密封圈有效的防止水分进入到上壳体内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扬声器的工作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海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海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8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