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更换纱筒的针织生产用纱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6859.9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宇;郑伟武;苏青礼;郑文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长乐区伟达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30 | 分类号: | B65H49/3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余宏鹏 |
地址: | 350209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更换 针织 生产 用纱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方便更换纱筒的针织生产用纱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主体方梁支架,主体方梁支架的顶部横梁上设有导线架,导线架包括U型框架、导线杆和紧固螺栓,U型框架以活动方式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主体方梁支架的顶部横梁上,U型框架的内侧固定等距排列的导线杆,主体方梁支架的竖梁一侧还固定第一纱筒座和第二纱筒座。本实用新型能够自主旋转的纱筒放置在纱筒座的顶面向下开设U型凹槽上,然后通过导线杆进行布线,由于U型框架以活动方式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主体方梁支架的顶部横梁上,能够实现不同角度送线,提高应用范围和实用性,而且纱筒更换方便,无需拆卸纱架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纱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更换纱筒的针织生产用纱架。
背景技术
针织机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过程。针织物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纱架用于放置纱线用的,纱架移动起来比较方便,使操作人员穿纱比较方便。现有技术的针织生产用纱架在更换纱筒时需要通过拆除纱架的紧固装置,费时费力,而且缺乏多线导线杆,无法多角度精准送线。
发明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更换纱筒的针织生产用纱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和主体方梁支架,所述主体方梁支架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所述主体方梁支架的顶部横梁上设有导线架,所述导线架包括U型框架、导线杆和紧固螺栓,所述U型框架以活动方式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主体方梁支架的顶部横梁上,所述U型框架的内侧固定等距排列的所述导线杆,所述主体方梁支架的竖梁一侧还固定第一纱筒座和第二纱筒座,所述第一纱筒座和第二纱筒座的顶面向下开设U型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U型框架的外端固定挂线弯管,并且所述挂线弯管于水平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主体方梁支架的连接处设置左三角加强板,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主体方梁支架的连接处设置右三角加强板,所述左三角加强板和所述右三角加强板上开设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U型凹槽向下开设的深度不低于10cm,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的内侧还设置加强横梁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能够自主旋转的纱筒放置在第一纱筒座和第二纱筒座的顶面向下开设U型凹槽上,然后通过U型框架的内侧固定等距排列的导线杆进行布线,由于U型框架以活动方式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固定在主体方梁支架的顶部横梁上,能够实现不同角度送线,提高应用范围和实用性。
(2)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够自主旋转的纱筒放置在纱筒座的顶面向下开设U型凹槽上,然后通过导线杆进行布线,由于U型框架以活动方式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主体方梁支架的顶部横梁上,能够实现不同角度送线,提高应用范围和实用性,而且纱筒更换方便,无需拆卸纱架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针织生产用纱架在更换纱筒时需要通过拆除纱架的紧固装置,费时费力,而且缺乏多线导线杆,无法多角度精准送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方便更换纱筒的针织生产用纱架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是方便更换纱筒的针织生产用纱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长乐区伟达针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长乐区伟达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6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