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5763.0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1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慧龙 |
主分类号: | A01B1/08 | 分类号: | A01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周成金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拆卸 锄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包括锄把,所述锄把的末端活动连接有锄板,在锄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套环,套环活动连接在锄把的末端顶部,在锄板上开设有一个主孔和一个副孔,主孔与副孔之间有两段弧形孔,主孔与副孔都为椭圆形,主孔用作与锄把套接,副孔用于锄把的套进、套出,套环一端固定,另一端可自由开合,其环形内端设置有一圈凸形筋条,其侧面一端设置有一段弧形筋条。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结构简单稳定,使用者只需通过旋转即可轻松完成锄板与锄把的套接,而不需费力的钉入、取出锄板与锄把之间的楔形物体,省时省力,便于使用者完成锄头的安装与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
背景技术
锄头的使用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用石头做的锄头,主要用来从事农作物的种植,到了汉朝以后,锄头的制作材料渐渐由石头变成了铁,耐用度也就随之大幅度上升了。锄头属于一种万用农具,在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筑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是农人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虽然人们使用锄头的历史很长,但锄头的结构却趋于千篇一律,其往往是通过锄把与锄板相套,然后通过在套接口处钉入一个楔形物体以达到固定锄把与锄板的目的。这种组装锄头的方式便带来了锄头的安装与拆卸都比较麻烦的问题,且其结构不稳定,锄板部分容易从锄把里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具备易于安装、易于拆卸、结构稳定等优点,解决了以往锄头结构不易安装、不易拆卸、结构不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易于安装、易于拆卸、结构稳定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包括锄把,所述锄把的末端活动连接有锄板,锄板的上方活动连接有套环,套环活动连接在锄把的末端顶部。
优选的,所述锄把上段棍端横截面为椭圆,能合适的与配套的锄板配合。
优选的,所述锄把上段棍端竖截面为梯形,当锄板从上方套入棍端时,这一设计能使锄板自然卡紧而不向棍端下部下落。
优选的,所述锄把上段棍端上设置有一圈凹槽,配合套环使用。
优选的,所述锄板上开设有一个主孔和一个副孔,主孔与副孔之间有两段弧形孔,将其中一个弧形孔作为弧形槽,其中副孔尺寸大于主孔,做锄板的进入、退出孔使用,主孔与锄把相套接。
优选的,所述套环一端固定,另一端可自由开合,其环形内端设置有一圈凸形筋条,其侧面一端设置有一段弧形筋条,弧形筋条与弧形槽配合使用起固定锄板的作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通过锄把上端棍端竖截面设计为等腰梯形,利用锄把本身结构即可将锄板下端自然卡紧,不需添加其它结构,达到了减少组装、拆卸工序的目的,利于锄头的安装和拆卸。
2、该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锄头,通过在锄板上开设主孔、副孔、弧形孔来便于锄板与锄把上段棍端的套接,使用者只需通过旋转即可轻松完成锄板与锄把的套接,而不需费力的钉入、取出锄板与锄把之间的楔形物体,省时省力,便于使用者完成锄头的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锄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锄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锄把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慧龙,未经万慧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57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古龙酸生产的离心机
- 下一篇:磁共振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