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5514.1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8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孙华蔓;王明珠;史锋厚;沈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张云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智能化 育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包括育苗床本体、育苗床基座、遮阳机构、育苗液补入机构和控制终端,育苗床基座包括有前架体和后架体,后架体的顶部呈竖直插设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H型支架,遮阳机构包括有卷设与育苗床本体的正上方的遮阳网,育苗液补入机构设置于育苗床本体的内侧,育苗床本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冷凝板,育苗床本体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育苗床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倾斜料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通过控制终端能够设定不同的培养条件进行自动培养,具有能够灵活收放的遮光网,并且能够在无人看管时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冷凝,极大的提升了育苗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
背景技术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
我国公开号为CN20809540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温室育苗装置,包括育苗房,所述育苗房屋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育苗房外侧装有保温水箱,保温水箱内装有加热装置,保温水箱连接太阳能热水器,育苗房内壁上装有散热水管,散热水管上装有散热翅片,散热水管连接水泵,水泵连接保温水箱,育苗房内装有育苗床,育苗房内装有加湿器和控制箱,育苗房内部上端装有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补光灯,所述控制箱内装有中央控制处理器、数据存储器、计时器、无线联网模块、继电器和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分别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继电器分别连接水泵、加湿器和加热装置。”其存在以下缺点:1,整体为房屋结构导致占地空间大,造成资源浪费;2,加湿浇水不够均匀,同时依赖性强,如无人浇水会存在植物缺水死亡的风险;3,没有灵活的遮光设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包括育苗床本体、育苗床基座、遮阳机构、育苗液补入机构和控制终端,育苗床基座包括有前架体和后架体,前架体和后架体均呈竖直设置,育苗床本体的前端底部与前架体的顶部滑动连接,后架体的顶部呈竖直插设有一个能够上下移动的H型支架,育苗床本体的后端与H型支架的顶部两端铰接,遮阳机构包括有卷设与育苗床本体的正上方的遮阳网,育苗液补入机构设置于育苗床本体的内侧,育苗床本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冷凝板,育苗床本体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育苗床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倾斜料道,倾斜料道的下端与育苗床本体的后端固定连接并且与育苗床本体的内侧连通,控制终端固定设置于育苗床基座的一侧,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终端电连接。
作为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的优选方案,育苗床本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水平螺纹杆和一个导向杆,育苗床本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柱,立柱的底部与育苗床本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育苗床本体远离立柱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轴座,导向杆和水平螺纹杆分别与对应的立柱和轴座连接,导向杆固定设置与育苗床本体的一侧,水平螺纹杆能够转动的设置于育苗床本体的另一侧,两个立柱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转轴,遮阳网卷设于转轴上,遮阳机构还包括有设置于育苗床本体上方的倒U型支架,倒U型支架的底部两端分别与导向杆和水平螺纹杆连接,水平螺纹杆与倒U型支架螺纹连接,其中一个立柱上固定设置有一个与水平螺纹杆连接的第一电机,倒U型支架的顶部与遮阳网的自由端固定连接,两个立柱的顶部均水平设置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均穿过倒U型支架的顶部两端。
作为一种自动智能化育苗床的优选方案,后架体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L型支架,L型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电机,H型支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一个螺纹套,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并且连接有一个竖直螺纹杆,竖直螺纹杆的上端与螺纹套连接,H型支架的顶部两端分别与育苗床本体的后端两侧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5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余热回收用冷凝器
-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悬置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