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海绵道路侧边的植草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2171.3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苏颖;申加业;韩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元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3/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进华;孙志一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海绵 道路 侧边 植草沟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绵道路侧边的植草沟,包括原土以及在原土上开设的截面呈梯形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渗滤层,所述渗滤层顶部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回填土基的顶部形成临时蓄水层;所述渗滤层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方砖、种植土壤层、混合滤层和卵石层,所述沟槽与卵石层、回填土基接触的表面铺设防水土工布,能够使降雨径流尽快下渗通过渗滤层对降雨径流进行过滤、沉淀、渗透、吸附污染物等作用,削减径流中的氮磷、重金属污染等污染物,净化径流水质,减缓城市内涝与市政排水压力,缓解黑臭水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道路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海绵道路侧边的植草沟。
背景技术
种植土绿化带是一种新型海绵道路结构,这种雨水入渗结构主要收集、入渗机动车道硬化路面的雨水,机动车道为不透水硬化路面,雨水沿路面横坡汇流至下凹种植土绿化带内,然后雨水经过种植土,入渗至储水碎石层内,再逐渐入渗至地基土,回补地下水。然而,一方面,城市道路行驶车辆众多,污染严重,雨水降落于道路表面,形成径流,冲刷路表的污染物,污染物悬浮或溶解于雨水径流内,随之流入种植土绿化带内,当污染雨水入渗至种植土内时,种植土孔隙小,对污染物有很强的过滤和截留作用,使得雨水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同时雨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无法被有效的吸收而流入市政水道中,同时由于道路上的没有及时清扫的植被落叶被车辆碾压,经过雨水的冲刷,其残渣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海绵道路侧边的植草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径流中的氮磷、重金属污染等污染物影响径流水质,增加城市内涝与市政排水压力,以及导致黑臭水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海绵道路侧边的植草沟,包括原土以及在原土上开设的截面呈梯形的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渗滤层,所述渗滤层顶部与设置在其两侧的回填土基的顶部形成临时蓄水层;
所述渗滤层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透水方砖、种植土壤层、混合滤层和卵石层,所述沟槽与卵石层、回填土基接触的表面铺设防水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透水方砖厚度为55mm,种植土壤层厚度为50mm,混合滤层厚度为300mm,卵石层厚度为50mm,所述混合滤层为活性炭和沸石的混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混合滤层沿长度方向的截面上,活性炭与沸石呈锯齿状的分层,且活性炭位于底层,沸石位于上层,且所述活性炭形成100mm的底部大颗粒活性炭层和200mm的顶部细颗粒活性炭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位于回填土基两侧的原土表面设置有宽度200mm,砂石粒径在30~50mm的防冲砾石区,所述防冲砾石区的外侧设置路沿基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一侧所述回填土基中设置有延伸至卵石层的出水采样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植草沟位于道路侧边绿化带内,降雨径流雨水通过开口路沿石进入植草沟,能够使降雨径流尽快下渗通过渗滤层对降雨径流进行过滤、沉淀、渗透、吸附污染物等作用,削减径流中的氮磷、重金属污染等污染物,净化径流水质,减缓城市内涝与市政排水压力,缓解黑臭水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元,未经韩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21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太阳板的侧吹风胶柱式上玻璃取纸装置
- 下一篇:鱼眼端子及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