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0571.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东振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78;C02F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阜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等离子 杀菌 水发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圆柱形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壳的下端开口且所述开口的端部通过密封盖进行封闭,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外壳内部的空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正极板和至少一个负极板,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方形流水孔,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平行设置且均通过固定框架设置在外壳内的空腔中,所述外壳的上端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电连接,所述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直流电源以及控制电路板,所述正极板、负极板以及直流电源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开关、等离子发生器开关以及工作指示灯,且所述电源开关、等离子发生器开关以及工作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侧面位于所述散热风扇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空腔中还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水泵通过支撑板设置在空腔的上部且位于所述正极板以及负极板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控制面板上还设置有水泵开关,所述水泵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端的外侧壁向上延伸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中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头部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中,所述紧固螺栓的螺杆贯穿所述安装孔并向上延伸并通过锁紧螺母进行锁紧,所述锁紧螺母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上方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锁紧螺母之间设置有防水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框架左端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左侧壁设置的第一固定凹槽中,所述固定框架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框架的右端通过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右侧壁设置的第二固定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中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紧固螺栓的头部上端面以及紧固螺栓的螺杆的下端面,所述正极板的第一导线和负极板的第二导线均贯穿所述中心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形状为方形,且所述固定框架由第一固定框架以及第二固定框架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两端的右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紧固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紧固凹槽,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三紧固凹槽,且所述第一紧固凹槽、第二紧固凹槽以及第三紧固凹槽相连通,所述正极板或负极板通过第一紧固凹槽、第二紧固凹槽以及第三紧固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中,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固定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等离子杀菌水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包括第四固定杆、第五固定杆以及第六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和第六固定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五固定杆两端的左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杆、第四固定杆和第六固定杆的长度相等,所述第四固定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四紧固凹槽,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五紧固凹槽,所述第六固定杆的内侧壁设置有第六紧固凹槽,且所述第四紧固凹槽、第五紧固凹槽以及第六紧固凹槽相连通,所述正极板或负极板通过第四紧固凹槽、第五紧固凹槽以及第六紧固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中,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外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东振,未经吴东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05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