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6840.6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9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云居时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1;F24F11/64;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则琳;张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分布式 空调 节能 装置 | ||
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所述节能装置包括感应设备与空调;所述感应设备与所述空调通信连接;所述感应设备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及人体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感应器所在的感应区域内的行人状态,所述空调安装在所述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一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到的行人状态调节所述空调的节能模式。本实用新型的感应设备以及空调通过总线通讯,无需人为操作就可实现对空调的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普及,人们对家电产品的性能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空调能制冷。进一步地,人们需要的空调能够更加智能化:如空调的能够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关闭或减少送风,以减少电量的消耗。但现有的空调,往往需要人为的去控制其开关,或只能通过定时设置,设置开启关闭的时间。空调无法根据房间的情况,自行做出相应的调整,做到自动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根据对门锁情况的判断,实现对空调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所述节能装置包括感应设备与空调;所述感应设备与所述空调通信连接;所述感应设备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及人体感应器,所述人体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感应器所在的感应区域内的行人状态,所述空调安装在所述感应区域内,所述第一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到的行人状态调节所述空调的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节能装置还包括门锁检测设备;所述门锁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通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用于检测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根据所述开关状态控制所述空调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检测设备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与具有蓝牙功能的电子门锁通讯连接,以获取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及将获取到的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发送给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门锁第一微控制单元与第二微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空调之间通过总线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线系统为C-BUS总线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蓝牙模块发送的反锁状态,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调整为第一节能模式;所述第一节能模式为关闭所述空调。
进一步地,所述行人状态包括行人数量,所述电子门锁的开关状态包括关闭状态,当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发送的关闭状态,且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所述人体感应器检测到所述感应区域内的行人数量为0行人,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将所述空调调节为第二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当所述人体感应器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所述感应区域内的行人数量为0行人,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将所述空调调节为第一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设备检测行人状态,检测到所述感应区域内行人数量为一预设值,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调整为第三节能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节能模式为送风模式,所述第三节能模式为根据所述行人数量调节所述空调的风速和风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的节能装置,通过将电子门锁与感应设备连接,并与空调连接。使空调能够借助电子门锁和感应设备检测、实现对空调的控制,使电器设备无需人为操作,就可以实现空调节能模式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空调节能装置的实物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云居时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云居时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6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