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物理渗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4682.0 | 申请日: | 2019-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淑仪;蒲丽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联合集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陶家岭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物理 渗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动物理渗透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电动物理渗透仪,包括渗透仪本体,渗透仪本体内端安装有可充电锂电池和控制器,渗透仪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多档位开关,且多档位开关与可充电锂电池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渗透仪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渗透仪本体右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延长杆右端螺纹连接有振动按摩头,振动按摩头内部开凿有振动空腔,振动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微型振动电机,可以实现采用微型振动电机驱动,产生离心力达到高速稳定的按摩力道,并通过振动按摩头上包裹浸透药水的药棉,通过物理震动按压的方式,促进药品渗透和皮肤吸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成本较低,且方便固定和更换药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电动物理渗透仪。
背景技术
目前药物有几种给药方式,口服、静脉注射(静注)、肌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皮下),药物还可舌下含化(舌下)、直肠灌注(直肠给药)、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吸入剂),也可皮肤局部(表面)或全身(经皮)用药,每种给药途径均有其特殊目的,各有利弊,常规给药方式,会使得药物经过人体血液、胃肠吸收、肝脏代谢,因药物有一定的代谢周期,在人体的停留时间不一,从而产生一定的副作用,通过皮肤透药的方式,可以避免药物经过人体的总体血液循环,仅作用于患处局部,精准渗透患处部位,减少其少药品的用量从而降低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目前采用皮肤透药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皮肤透药,渗透率低,耗时耗力,且药效缓慢,另一种是超声波定向中频透药仪,是由电控器及探头所组成,通过探头的超声波对药物渗透起到一定作用,该仪器采用超声振荡原理,在超声波压强的作用下,由于超声的高次机械振动作用,使受作用的每个细胞都随共振,提高细胞代谢功能,增进血液循环,促进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提高半透膜的渗透作用,使一定剂量的药物进入细胞组织,从而达到医疗效果,但是治疗成本高昂,对普通疾病来说根本没有必要花费高昂的机器成本来促进低成本的药效治疗,受此限制难以推广开来。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物理渗透仪,它可以实现采用微型振动电机驱动,产生离心力达到高速稳定的按摩力道,并通过振动按摩头上包裹浸透药水的药棉,通过物理震动按压的方式,促进药品渗透和皮肤吸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成本较低,且方便固定和更换药棉。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动物理渗透仪,包括渗透仪本体,所述渗透仪本体内端安装有可充电锂电池和控制器,所述渗透仪本体上端固定连接有多档位开关,且多档位开关与可充电锂电池和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渗透仪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渗透仪本体右端固定连接有延长杆,且延长杆延伸至渗透仪本体右侧,所述延长杆右端螺纹连接有振动按摩头,所述振动按摩头内部开凿有振动空腔,所述振动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微型振动电机,且微型振动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振动按摩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部和按摩部,且按摩部为半球形状,所述振动按摩头外端包裹有药棉,所述振动按摩头上下两侧均设有锁定半环,且一对锁定半环对称设置,所述锁定半环上开凿有柱形孔,所述柱形孔内插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柱形孔间隙配合,所述螺纹杆远离振动按摩头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振动按摩头上下两端均开凿有螺纹槽,且螺纹杆与螺纹槽之间螺纹连接,可以实现采用微型振动电机驱动,产生离心力达到高速稳定的按摩力道,并通过振动按摩头上包裹浸透药水的药棉,通过物理震动按压的方式,促进药品渗透和皮肤吸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成本较低,且方便固定和更换药棉。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按摩头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锁定半环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T型滑块,所述固定板右端开凿有与T型滑块相匹配的T型滑槽,且T型滑块与T型滑槽之间滑动连接,利用T型滑块和T型滑槽之间的配合,一方面起到对锁定半环的移动导向作用,方便后续螺纹杆与螺纹槽的对准,另一方面防止锁定半环从振动按摩头上脱落造成遗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联合集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联合集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4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空气滤清器
- 下一篇:多功能角质层磨皮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