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草原典型牧草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1692.9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云;赵晓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原 典型 牧草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草原典型牧草识别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与显示屏通过线路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图像采集芯片,所述电路板上端面焊接有eMMC(内嵌式存储器)、LPDDR3(第三代低功耗内存技术)、SD卡、操作芯片、蜂鸣器USB接口以及CPU,所述图像采集芯片通过线路与SD卡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拍照控制按钮与CPU之间的电性连接,实现了CPU通过线路控制图像采集芯片进行拍照,同时由于采用了SD卡与图像采集芯片之间的电性连接,实现了对于照片的数据进行存储发送,同时由于采用了USB接口与CPU之间的电性连接,实现了外界网络对于内部的CPU、LPDDR3和eMMC进行物理修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草原牧草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原典型牧草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牧草分类识别需要操作者具有丰富的分类学基本知识和长期的辨识经验、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数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些都会影响到识别的精确性;我国的草地面积约4亿hm²,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1.7%,是农田面积的近4倍,而牧民在畜牧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管理的方法,因此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牧草作为牧民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在草场的安排使用时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缺陷,首先,牧草生长范围广,草质各不相同,对于牧草的识别判断比较困难;其次,各种结构会逐渐出现漏洞难以运行,使得整体系统运行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大范围牧草的识别和装置的物理调试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草原典型牧草识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草原典型牧草识别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与显示屏通过线路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电性连接有图像采集芯片,所述电路板上端面焊接有eMMC、LPDDR3、SD卡、操作芯片、蜂鸣器、USB接口以及CPU,所述CPU通过线路与eMMC、LPDDR3、SD卡、操作芯片和USB接口均电性连接,所述图像采集芯片通过线路与SD卡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操作芯片内部设置有电源控制按钮、调试控制按钮、拍照控制按钮和基板,所述操作芯片与CPU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按钮、调试控制按钮和拍照控制按钮侧表壁均与操作芯片底部基板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eMMC通过线路与LPDDR3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操作芯片通过线路与蜂鸣器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图像采集芯片包括摄像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USB接口远离CPU的一侧贯穿电路板的侧表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由于采用了电源控制按钮与CPU之间的电性连接,实现了对于装置的整体电源控制,又由于采用了拍照控制按钮与CPU之间的电性连接,实现了CPU通过线路控制图像采集芯片进行拍照,同时由于采用了SD卡与图像采集芯片之间的电性连接,实现了对于照片进行存储发送,从而使得CPU通过处理后将图像发送到显示屏上,方便专业人员对于牧草的种类和识别情况进行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1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豆酶解蛋白喷涂液用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