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飘移的可降解血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7007.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梅仲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镁荷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飘移 降解 血管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飘移的可降解血管支架,包括支架凸体、支撑框架和支架端体,所述支架凸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药物涂层,且支架凸体的内部连接有立柱,所述支撑框架安装于立柱的下方,且支撑框架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架端体安装于连接杆右端口的上下两侧。该可降解血管支架的主要特点是支架凸体与侧孔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得该支架与血管的贴合更加紧密,减少相对滑动,同时支架凸体采用镂空状避免阻挡血管与血液的交换,利用支撑框架通过撑起立柱,且可以根据血管的半径大小更换不同半径大小的支撑框架,提高该支架的支撑范围,提高该支架的适用能力,同时使用支架端体可以避免该支架端口受血液流动压迫变形,提高支撑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飘移的可降解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血管支架一般采用可降解材质,以免进行多次的手术,可降解的支架一般分为两种,一种为金属类的可降解支架,另一种为高分子聚合物类可降解支架,金属类的可降解支架相较于高分子聚合物的支架的支撑能力更强。
传统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可降解血管支架的支撑能力较弱,易导致血管堵塞的情况,且由于表面较为平整,在血管内易发生滑动,脱离血管的支撑区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飘移的可降解血管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飘移的可降解血管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可降解血管支架的支撑能力较弱,易导致血管堵塞的情况,且由于表面较为平整,在血管内易发生滑动,脱离血管的支撑区域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飘移的可降解血管支架,包括支架凸体、支撑框架和支架端体,所述支架凸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药物涂层,且支架凸体的内部连接有立柱,所述支撑框架安装于立柱的下方,且支撑框架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架端体安装于连接杆右端口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架凸体的外形结构为弧形镂空网状结构,所述支架凸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孔,且侧孔的外形结构为环形结构,所述侧孔与支架凸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侧孔的外表面设置有药物涂层,且药物涂层与侧孔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与支架凸体的内表面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立柱呈三角形分布设置有3组,所述立柱的外形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且立柱的下端口的外形结构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与立柱的下端口之间紧密贴合,且支撑框架的外形结构为圆形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设置有框架内孔,且框架内孔贯穿于支撑框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左侧设置有左管口,所述连接杆的右侧设置有右管口。
优选的,所述支架端体与右管口的外表面紧密贴合,且支架端体和支架凸体采用的材质均为PLLA材质。
1.设置的支架凸体与侧孔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得该支架与血管的贴合更加紧密,减少相对滑动,提高支撑稳定,同时支架凸体采用镂空状避免阻挡血管与血液的交换,设置的立柱的目的是用于提高该支架的支撑能力,避免被血管压扁,且采用三角形的设计分布,提高连接稳定,同时立柱采用镂空状可以降低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2.设置的支撑框架的目的是通过撑起立柱,且可以根据血管的半径大小更换不同半径大小的支撑框架,提高该支架的支撑范围,提高该支架的适用能力,设置的连接杆具有较小的半径,用于将支撑框架进行安装,且支撑框架和连接杆同样采用PLLA材质,便于后期的降解,且框架内孔同时起到降低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3.设置的支架端体采用较多的PLLA堆叠提高右管口的支撑能力,避免受血液流动压迫变形,同时具有较大的半径,可以避免该支架在血管内偏移,提高支撑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镁荷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镁荷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7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