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曳引机的绳轮专用量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4862.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军;李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254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曳引机 专用 量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专用量具,包括分体或一体设置的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上均设有一个手持端及一个与手持端一体而成的测量端,测量端的形状与曳引轮其绳槽形状相适配。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失误;通过多个量规的设置,能够满足电梯曳引机对于绳轮绳槽高精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专用量具。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机其绳轮是要求最高的一个部件,由于其属于全360°对称结构,要求零缺陷且铁水密度分布均衡,这样电梯在任何一个楼层高度停止时才不会出现由于绳轮的不对称或密度分布的不均衡而出现每次绳轮都无法在期望的位置停下,而是在再转动一小段角度后才停下;另外因曳引轮要承受电梯轿厢自重、载重和对重的全部重量,必须减少曳引钢丝绳在曳引轮槽内的损害,除了选择合理的曳引轮槽形外,对绳槽的工作表面的粗糙度、硬度做了一定的规定,其绳轮绳槽的形状一次性加工不出,这也是目前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专用量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失误;通过多个量规的设置,能够满足电梯曳引机对于绳轮绳槽高精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梯曳引机的绳轮专用量具,包括分体或一体设置的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上均设有一个手持端及一个与手持端一体而成的测量端,测量端的形状与曳引轮其绳槽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分体设置且均呈板状,通规本体、止规本体及中间值卡规本体均包括一个呈矩形板状的手持端以及一个呈半圆板状的测量端;双槽规本体包括一个呈矩形板状的手持端以及两个呈半圆板状的测量端。双槽规本体其测量端的两个半圆板(两个半圆板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两相邻绳槽理论中心的距离)插入曳引机的绳轮(即曳引轮)相邻绳槽内用于测量相邻绳槽的位置公差,若两头(即两个半圆板)都能与工件严丝合缝或略有缝隙说明工件合格,若插不进去说明不合格。曳引轮绳槽检测步骤如下:
1、绳槽车好后先用通规检测,若通规不进说明绳槽小了,需再更改刀补,再加工一刀,若通规进,再用中间值卡规检测;2、用中间值卡规检测,若中间值卡规与工件严丝合缝或略有缝隙,说明工件绳槽合格或在公差范围以内,若缝隙很大说明绳槽不合格;3、用止规检测,若止规插不进去,说明工件合格,若止规能插进去说明工件不合格;4、用双槽规检测,若两头都能与工件严丝合缝或略有缝隙说明工件合格,若插不进去说明不合格;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通规本体、止规本体、中间值卡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上还设置标识部件,标识部件滑动设置在手持端的侧面。这样在检测前拉动滑动件使得检测过程不会由于标识部件抵靠到工件而影响检测的结果;而在检测刚刚完成时则再推动滑动件使得标识部件抵靠到工件完成标记的工作,能够避免在检测多个绳槽时工人忘记前面测的是哪一个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上的失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通规本体、止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一体设置,包括一块呈矩形板状的手持端以及与手持端一体而成的四个半圆板,四个半圆板分别为第一半圆板、第二半圆板、第三半圆板及第四半圆板,第一半圆板为通规本体的测量端,第二半圆板及第三半圆板为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第四半圆板为止规本体的测量端;第一半圆板、第四半圆板设置在矩形板状手持端的两个相对侧面;中间值卡规本体包括一个呈矩形板状的手持端以及一个呈半圆板状的测量端。在矩形板状手持端的三个侧面上分别设置通规本体、止规本体及双槽规本体的测量端,使得一个量具可以完成三个量具完成的工作,减少量具的数量,简化量具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未经惠尔信机械(泰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4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