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3046.8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0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孙磊;陈战营;胡国柱;孙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8 |
代理公司: | 32223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236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板 极群 正极板 焊接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负极耳 铅炭蓄电池 蓄电池领域 负汇流排 交错叠放 正汇流排 汇流 汇流排 正极耳 隔开 铅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领域,公开了一种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包括N片正极板(1)、N+1片负极板(2)和2N片隔板(3),各所述正极板(1)与各所述负极板(2)交错叠放在一起形成极群,在所述极群中,每一片所述正极板(1)与每一片所述负极板(2)之间通过一片所述隔板(3)隔开;所有所述正极板(1)的正极耳(101)之间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正汇流排,所有所述负极板(2)的负极耳(201)之间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负汇流排(4);在所述极群中,位于最外侧的两片负极板(2)为边负极板(202);两片所述边负极板(202)的边负极耳(203)均向内侧折成S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极群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负汇流排长度,进而降低铅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
背景技术
汇流排是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起到汇集极板中电流的作用,汇流排的截面大小反应承载电流的能力。动力电池运行电流大,通常设计较大的截面积,汇流排为长方体结构。通常情况下,考虑到边负极板焊接质量,负汇流排较长,如图1,从铅耗来说比较浪费成本。如果缩短汇流排长度,就必须将边负极板的负极耳朝内侧折弯,如图2,折弯角度的大小会带来新的质量问题,如耳下脱粉等质量问题;而且这种结构对焊接汇流排工艺具有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可以在保证极群质量的前提下缩短负汇流排长度,进而降低铅耗。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包括N片正极板、N+1片负极板和2N片隔板,各所述正极板与各所述负极板交错叠放在一起形成极群,在所述极群中,每一片所述正极板与每一片所述负极板之间通过一片所述隔板隔开;所有所述正极板的正极耳之间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正汇流排,所有所述负极板的负极耳之间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负汇流排;在所述极群中,位于最外侧的两片负极板为边负极板;两片所述边负极板的负极耳均向内侧折成S弯。
进一步地,所述S弯的折弯点与所述边负极板的上边框之间的间距h1为4-8mm。
进一步地,所述S弯的折弯高度h2为3-8mm。
进一步地,所述S弯的折弯角度a为10-45°。
进一步地,所述S弯的折弯边距d为0.5-5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极群中,两侧的边负极板的负极耳通过专用工具折成s弯,避免直接折弯造成的耳下脱粉等质量问题,能够缩短负汇流排的长度1~5mm,降低了铅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焊接正、负汇流排工艺可以采用节铅型烧焊或铸焊,避免边片焊接不牢,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边负极板的负极耳朝内侧折弯的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的主视图(未焊接汇流排之前);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的主视图(焊接汇流排之后);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铅炭蓄电池汇流排焊接极群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能集团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30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型隔膜锂电池
- 下一篇:一种兼容禧玛诺电驱系统的锂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