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毛机避免毛羽粘辊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6399.5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大洋阻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毛 避免 毛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毛机避免毛羽粘辊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设置有移动的织物,织物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燃烧器,箱体内靠近燃烧器的位置设置有为织物降温的降温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盒体和通孔,实现了对织物的降温,通过设置滑套和导向杆,实现了盒体的移动,通过设置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杆,实现了作用力的传递,通过设置从动轮,实现了对两盒体移动的驱动,通过设置主动轮和第二连接杆,实现了对从动轮的驱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织物的降温,有效解决了毛羽粘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毛机,具体涉及一种烧毛机避免毛羽粘辊的装置,属于烧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毛机指的就是使织物以平幅状态迅速通过烧毛机的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去除织物表面的绒毛,获得光洁表面的加工过程。
但是被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的毛羽由于自身热能过高,其表面易于其他接触部件发生粘连,破坏织物表面的光洁度,影响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速度,所以急需研发一种烧毛机避免毛羽粘辊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对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的织物进行降温的烧毛机用避免毛羽粘辊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烧毛机避免毛羽粘辊的装置,包括箱体,箱体设置有移动的织物,织物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燃烧器,箱体内靠近燃烧器的位置设置有为织物降温的降温单元,降温单元包括在织物的上下端面设置的盒体,盒体内设有空腔,且盒体的一侧通过气管连通有气源,盒体上靠近织物的一侧分别开设有通孔,盒体上远离织物的一端面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两滑套,该两滑套内穿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箱体固定连接。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盒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可以带动盒体往复移动的连接座,连接座的一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通过连接座带动盒体往复移动。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从动轮,从动轮为半圆形结构,且从动轮通过转轴与箱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从动轮两侧靠近边缘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柱,且两第一立柱间隔一定距离并对称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从动轮的一侧靠近边缘的位置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有主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立柱。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主动轮的直径为从动轮直径的一半。
使用时,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转动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从动轮摆动,从动轮摆动带动盒体在导向杆上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盒体和通孔,实现了对织物的降温,通过设置滑套和导向杆,实现了盒体的移动,通过设置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杆,实现了作用力的传递,通过设置从动轮,实现了对两盒体移动的驱动,通过设置主动轮和第二连接杆,实现了对从动轮的驱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织物的降温,有效解决了毛羽粘辊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与烧毛机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大洋阻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大洋阻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6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止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阴极辊边缘结晶的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