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门商用风幕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2435.0 | 申请日: | 201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3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傅松青;唐海斌;刘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缔智能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3/04 | 分类号: | A47F3/04;F25D11/00;F25D23/02;F25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门 商用 风幕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门商用风幕柜,其包括柜体、上密封条、下密封条、蒸发器、冷凝器、冷媒管、第一拉门和第二拉门。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拉门和第二拉门同时闭合时,第一拉门与第二拉门密闭贴合,同时第一拉门与上密封条、下密封条贴紧闭合,第二拉门也与上密封条、下密封条贴紧闭合,使得第一拉门、第二拉门、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共同将柜体的门框闭盖住,冷凝器压缩产生的冷媒通过冷媒管传递给设置在柜体内的蒸发器,蒸发器所散发处的冷气被密闭地封锁在柜体内,提高了保持冷气效果的能力,缩短了拉门式风幕柜的冷凝器的工作时间,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门商用风幕柜。
背景技术
拉门式风幕柜的制冷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制冷,冷气从蒸发器散发在风幕柜内,使得冷气均匀的覆盖到风幕柜内各个角落,达到产品保鲜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拉门式风幕柜会因为密闭效果差,导致保温效果差,拉门式风幕柜的压缩机长时间工作,耗费过多的电能,不够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门商用风幕柜,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拉门商用风幕柜,其包括柜体、上密封条、下密封条、蒸发器、冷凝器、冷媒管、第一拉门和第二拉门;其中,柜体的正面设有门框,第一拉门和第二拉门分别枢转地设置在门框上,上密封条安装在门框的上框架上,且上密封条布满门框的上框架,下密封条安装在门框的下框架上,且下密封条布满门框的下框架;且当第一拉门和第二拉门同时闭合时,第一拉门与第二拉门密闭贴合;蒸发器设置在柜体内,蒸发器通过冷媒管与冷凝器连接。
这样,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拉门和第二拉门同时闭合时,第一拉门与第二拉门密闭贴合,同时第一拉门与上密封条、下密封条贴紧闭合,第二拉门也与上密封条、下密封条贴紧闭合,使得第一拉门、第二拉门、上密封条和下密封条共同将柜体的门框闭盖住,冷凝器压缩产生的冷媒通过冷媒管传递给设置在柜体内的蒸发器,蒸发器所散发处的冷气被密闭地封锁在柜体内,提高了保持冷气效果的能力,缩短了拉门式风幕柜的冷凝器的工作时间,具有环保节能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装饰板,装饰板与柜体的侧壁共同围合成容纳蒸发器的容纳腔室,装饰板盖设在容纳腔室的开口面上,且装饰板上开设有多个冷气通孔。
这样,通过将蒸发器容纳在由装饰板与柜体的侧壁共同围合成容纳蒸发器的容纳腔室,并通过装饰板盖设在容纳腔室的开口面上,使得蒸发器可以隐藏容纳在容纳腔室内,保护了蒸发器免受碰撞,并通过在装饰板上开设有多个冷气通孔,使得冷气可以通过冷气通孔从蒸发器流入到柜体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蒸发器包括基板和多个蒸发片,多个蒸发片均布在基板的外周上,基板内排布有多个延伸至蒸发片的通道,基板上设有汇总接头,通道均汇集到汇总接头上,汇总接头通过冷媒管与冷凝器连接。
这样,冷媒由冷凝器通过汇总接头分流到各个通道内,使得冷媒可以均匀地与各个蒸发片接触,并进行热交换,从而具备更好的冷量传递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密封条包括第一基体型材和第一胶条,第一基体型材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胶条卡接在第一卡槽内,且第一基体型材的两端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安装孔
这样,通过在第一基体型材上开设有便于第一胶条卡接安装的第一卡槽,在生产组装时,同时,通过在第一基体型材的两端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安装孔,通过使用螺钉与第一螺纹安装孔的组合,将上密封条安装在门框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密封条包括第二基体型材和第二胶条,第二基体型材上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胶条卡接在第二卡槽内,且第二基体型材的两端上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缔智能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缔智能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2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