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城市蓄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9803.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范烨;金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棠景观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蓄渗系统,包括沉泥井,所述沉泥井的四周开设有布水孔;所述沉泥井的一侧设置有对雨水进行收集的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包括粗砂垫层、砾石、蓄水结构、第一土工布、种植土;所述粗砂垫层铺设在所述沉泥井的四周,所述砾石铺垫在所述粗砂垫层的上侧,所述蓄水结构铺设在所述砾石的上侧,所述第一土工布包括在蓄水结构的外侧,所述种植土铺设在所述第一土工布的上侧,所述种植土上定位有与蓄水结构相通的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上侧定位有用于遮挡透气管顶部的遮挡盖。通过以上方式,进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海绵城市蓄渗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温度不断的升高,很多地方因为天气过热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旱灾。为了减小的旱灾,对雨水进行收集,以便下次利用。现提供一种快速对雨水进行收集、贮水系统,以便对雨水进行收集,并进行下次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海绵城市蓄渗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海绵城市蓄渗系统,包括沉泥井,所述沉泥井的四周开设有布水孔;所述沉泥井的一侧设置有对雨水进行收集的蓄水装置,所述蓄水装置包括粗砂垫层、砾石、蓄水结构、第一土工布、种植土;所述粗砂垫层铺设在所述沉泥井的四周,所述砾石铺垫在所述粗砂垫层的上侧,所述蓄水结构铺设在所述砾石的上侧,所述第一土工布包括在蓄水结构的外侧,所述种植土铺设在所述第一土工布的上侧,所述种植土上定位有与蓄水结构相通的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上侧定位有用于遮挡透气管顶部的遮挡盖。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下雨时,雨水通过种植土侵入第一土工布上,通过第一土工布侵入蓄水结构,此时泥土被隔挡在外面;同时,雨水经蓄水单元进行收集。由于蓄水单元的下侧铺设有粗砂垫层,避免雨水继续向下侵入,此时雨水通过砾石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相向沉泥井流动,流至沉泥井的雨水通过布水孔流入泥土井内并进行沉淀,从而完成对雨水的收集。通过透水管的设置,使蓄水结构与外界相通,减小第一土工布内的压力,使雨水快速向侵入土壤内;同时,遮挡盖的设置,避免雨水堵住透气管,从而加速雨水侵入土壤内。
作为优选,所述遮挡盖为喇叭状,所述透气管的顶部位于所述遮挡盖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遮挡盖为喇叭状,且透气管位于遮挡盖的内侧。通过此种方式,将雨水挡在外面,避免雨水进入管道内。
作为优选,环绕沉泥井的四周于所述布水孔的四周也定位有第二土工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土工布的设置,防止泥土通过布水孔流入沉泥井内,保持沉泥井雨水的清洁性。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土的厚度为100mm至300mm之间或为300mm至600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种植土为100至300之间,种植土适合种植植被和草坪等,种植土为300mm至600mm之间,时候种植灌木。
作为优选,所述沉泥井的一侧连接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位于所述布水孔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输送管道的设置,当沉淀井的水较多时,通过输送管道将雨水输送走。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结构由多个相互拼接的蓄水单元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蓄水单元进行雨水的收集,使雨水能够通过砾石形成的间隙中流入沉泥井内。
作为优选,所述蓄水单元的上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蓄水单元的下侧设置于定位块,所述蓄水单元底部的定位块插接于相邻所述蓄水单元的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定位槽、定位块的设置,从而方便上下相邻蓄水单元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棠景观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棠景观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9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多晶半导体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