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硫天然气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8399.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武;乔春风;谷雪琴;鲁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7 | 分类号: | G01N27/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导向槽 导向块 容纳腔 弹簧 壳体 有压 支架 管道缺陷漏磁 导向槽内壁 含硫天然气 霍尔传感器 容纳腔内壁 上壳体顶部 底部连接 管道变形 管道弯头 检测结果 摩擦阻力 上壳体 体积小 下壳体 探头 通孔 下壳 压杆 压簧 对称 体内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硫天然气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检测探头,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通孔,所述下壳体内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球形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壁贴有数个霍尔传感器,容纳腔顶部设有U型槽,U型槽内设有弹簧,弹簧顶部连接有压杆,压杆两侧对称设有两条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导向块,导向块底部连接有压簧,压簧底部与导向槽内壁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检测结果精确,检测装置在管道内运动的摩擦阻力很小,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和管道弯头及管道变形区域,均可以轻松地通过,适用性极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含硫天然气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管道作为含硫天然气的输送工具,在其长周期运行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腐蚀穿孔、开裂、密封失效等导致天然气泄漏而引发的重大火灾或爆炸等重大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而管道的漏磁腐蚀检测是发现管道缺陷的较好手段。
漏磁检测技术,简称漏磁检测,来自于磁粉检测技术、利用材料的磁效应来检测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及其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天然气管道漏磁检测的基本原理是:铁磁性钢管充分磁化时,管壁中的磁力线被其表面或近表面处的缺陷阻隔,缺陷处的磁力线发生畸变,一部分磁力线泄漏出钢管的内、外表面,形成漏磁场。与钢管做相对运动的磁敏感元件拾取漏磁场,将其转换成缺陷电信号,这些信号经滤波、放大、模数转换等处理,从而对缺陷进行判定。
然而,传统漏磁检测装置由于结构笨重,通过性能有时无法满足管道严重变形,连续弯头,垂直立管等苛刻条件的检测,同时漏磁检测装置主要是由管道内气体的压力推动其在管道内运动的,而传统的漏磁检测装置在管道内行走摩擦过大,不利于进行长距离和长时间的检测;除此之外,传统的漏磁监测装置也不能针对不同直径的管道进行检测范围的变换,使得检测结果不够精确;因此传统漏磁检测装置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严重影响了管道的安全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硫天然气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硫天然气管道缺陷漏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检测探头,所述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中空的半球形结构,所述上壳体开口向下,上壳体顶部设有通孔,所述下壳体开口向上,下壳体内设有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球形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壁贴有数个霍尔传感器,容纳腔顶部设有竖直的U型槽,U型槽内设有弹簧,弹簧顶部连接有压杆,压杆顶部设有L型的压块,压杆两侧对称设有两条竖直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有导向块,导向块外表面与通孔内壁连接,导向块底部连接有压簧,压簧底部与导向槽内壁连接;所述检测探头位于上壳体内部,检测探头上设有磁化线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霍尔传感器外设有台阶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高度等于霍尔传感器高度,固定座两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容纳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外表面均覆盖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由橡胶层、陶瓷层和毛刷层依次叠加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腔外表面设有数个发射孔,容纳腔内设有两层隔板,隔板之间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霍尔传感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壳体底部和下壳体顶部均设有一圈挡边,挡边直径大于壳体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管道内只需通入气体就能使本检测装置在管道内运动,摩擦阻力很小,同时也可轻松地通过管道弯头及管道变形区域,适用性极强;在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时也可实现精确检测,结构简单体积小,检测结果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8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磁粉探伤暗室
- 下一篇:基于超声波的供水管网浑浊度在线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