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6986.6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严云峰;陈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E02D19/06;E02D1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超长 基础 底板 后浇带 止水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包括基础底板、后浇带、盲沟、预埋水管、集水坑;后浇带为基础底板的裂缝;盲沟设于后浇带的下方,盲沟与后浇带的宽度相同;预埋水管从上到下依次贯穿后浇带、盲沟,预埋水管间隔设置;一圆孔设于预埋水管上,圆孔与集水坑相通,集水坑设于基础底板的上方;集水坑通过球阀与自动泵相连接;盲沟上还设有导流口,导流孔设于盲沟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减少了地下水在后浇带内的积留,引流效果好的优点,大大的提高了后浇带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是防止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收缩应力不均匀作用下产生有害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在实际建筑工程中,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都较长,而地下室基坑降水在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即停止,造成后浇带内大量积水。因此,需要一种构造来解决上述问题。
有鉴于此,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能够满足施工中后浇带的防渗要求。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减少了地下水在后浇带内的积留,引流效果好,确保了后浇带混凝土的质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包括基础底板、后浇带、盲沟、预埋水管、集水坑;
后浇带为基础底板的裂缝;
盲沟设于后浇带的下方,盲沟与后浇带的宽度相同;
预埋水管从上到下依次贯穿后浇带、盲沟,预埋水管间隔设置;
一圆孔设于预埋水管上,圆孔与集水坑相通,集水坑设于基础底板的上方;集水坑通过球阀与自动泵相连接;
盲沟上还设有导流口,导流孔设于盲沟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盲沟延伸至外墙底板500mm以外的位置,盲沟的深度为20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预埋水管下端伸出盲沟的长度为100mm;预埋水管上端高于基础底板约5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流孔设于盲沟下方的预埋水管4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预埋水管上的圆孔与集水坑5通过焊接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的预埋水管的间距为20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预埋水管的直径为11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导流孔对称设置在预埋水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地下室超长基础底板后浇带止水的构造,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预埋水管4上的导流孔的设置,能够将周边地下水进行引流,减少了地下水在后浇带内的积留,能够将水先导流孔中进入地下,减少了地下水在后浇带内的大量积留,提升了基础底板后期养护的环境,降低基础底板发生破坏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中一旦水位达到指定高度,由于预埋水管上的圆孔的设置,可以通过自动泵抽走集水坑内的水,在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引排,有效保证了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前不被地下水通过薄弱毛细孔打穿造成渗漏,确保了后浇带混凝土的质量。
(3)多个预埋水管,间隔等距设置,美观性好,覆盖面广,引流效果好。
(4)对称设置在预埋水管上,进一步提高了导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6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薏仁米品质分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相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