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活体动物的多光谱荧光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4674.1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4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骜;崔旭;章强;程文播;韩坤;钱庆;何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D7/04;A61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活体 动物 光谱 荧光 成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活体动物的多光谱荧光成像装置,包括:激发光源模块、荧光成像模块、主控电脑、成像暗箱模块、活体动物存储模块以及麻醉和生命维持模块;所述活体动物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成像暗箱模块内部,用于存储活体动物;所述激发光源模块与所述成像暗箱模块连接,用于产生照射活体动物的激发光;所述荧光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成像暗箱模块上,用于对活体动物进行荧光成像;所述麻醉和生命维持模块用于提供麻醉气体和维持活体动物生存的空气。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对活体动物的多光谱荧光成像,本实用新型对活体小动物的存放环境具有很好的保护,能保证废气的安全,防止活体动物的代谢物污染外部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体动物的多光谱荧光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发展,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越来越被广泛得使用,作为活体动物实验最重要的仪器之一,其活体实时成像、对动物没有损伤、长时间观察监测等优势,最大限度保证了实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最接近真实病理现象。相比之下,动物解剖和病理切片实验首先需要处死动物,且对其器官组织进行一系列机械切割和化学药物处理,导致在取样和制样过程中引起组织损伤形变、细胞凋亡坏死,破坏真实生理状态,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如果不加重视,可能会引起误判,得到错误的实验结论。
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是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学过程进行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光学成像、核素成像(PET/SPECT)、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影像(CT)和超声(ultrasound)成像五大类。其中,光学成像和核素成像特别适合研究分子、代谢和生理学事件,称为功能成像;超声和CT适合解剖学成像,称为结构成像;MRI介于功能和结构成像之间。病毒可以进行基因修饰或化学修饰而带上特异性光学分子标记,因此基于病毒的特性和研究目的,光学成像是最适合病毒学研究的活体成像技术。
活体荧光成像仪主要用于活体状态下的生物学过程进行组织、细胞乃至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其中对于通过基因修饰或化学修饰而带上特异性光学分子标记的病毒的活体成像,荧光成像尤为适合。目前活体荧光成像设备具有诸多不足,例如:现有成像设备结构庞大、复杂,造价昂贵,现有成像设备对活体小动物的存放环境没有保护,拍摄过程中小动物的代谢物不能及时处理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活体动物的多光谱荧光成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活体动物的多光谱荧光成像装置,包括:激发光源模块、荧光成像模块、主控电脑、成像暗箱模块、活体动物存储模块以及麻醉和生命维持模块;
所述活体动物存储模块设置在所述成像暗箱模块内部,用于存储活体动物;所述激发光源模块与所述成像暗箱模块连接,用于产生照射活体动物的的激发光;所述荧光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成像暗箱模块上,用于对活体动物进行荧光成像;所述麻醉和生命维持模块用于提供麻醉气体和维持活体动物生存的空气。
优选的是,所述激发光源模块包括光源、耦合透镜、第一滤光片及光纤;
所述第一滤光片安装在第一滤光片轮上,所述第一滤光片轮设置在转轴上,所述激发光源模块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光纤安装在光纤套上,所述光纤的末端连接有扩束镜,且伸入所述成像暗箱模块内部,以对活体动物进行照射。
优选的是,所述荧光成像模块包括电动变焦镜头、第二滤光片和相机,所述电动变焦镜头伸入所述成像暗箱模块内部,所述相机与所述主控电脑连接;
所述光源发出的激发光依次经过所述耦合透镜、第一滤光片后进入所述光纤,再经过所述光纤末端的扩束镜后照射到活体动物上,活体动物体内的荧光物质被激发后产生的荧光依次经过所述电动变焦镜头、第二滤光片后进入所述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4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壁挂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磁保健功能的磁性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