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堵塞纳米除油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1903.4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树武;谭宗强;王峰;王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思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纳米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堵塞纳米除油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口、本体、纳米装置、提升泵和出水口,本体分为第一级纳米水除油室和第二级纳米水除油室,所述纳米装置位于第一级纳米水除油室内,所述提升泵位于第二级纳米水除油室内,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一级纳米水除油室上,纳米装置的出水管口位于进水口下方处,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二级纳米水除油室侧部靠近顶端处,提升泵通过管道连接着纳米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但对于油田采出水具备很好的除油、去渣功能,且能够保持采出水中微生物的活性,以及保护微生物代谢产物酶和多聚糖的特性,最终使经过微生物水质改性处理的采出水注入油层后能够改变原油的流动性,起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堵塞纳米除油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采出水处理后回注水水质需满足“防腐、防垢、防堵塞”等三方面要求,回注水水质主要控制指标为:含油量、悬浮固体含量、悬浮固体粒径中值、硫酸盐还原菌(SBR)、铁细菌(IB)、腐生菌(TGB)含量和平均腐蚀速率。在油田普遍采用“除油+混凝沉降(或气浮)+过滤”水处理工艺除油及悬浮固体,此工艺以投加各种水处理药剂为基础,在水量大、水质较稳定的油田站场,运行效果还可以。但是,对于小规模的水处理站(场),此工艺运行效果不理想,此类站(场)来水水质波动大,由于在油田基层班组普遍不具备药剂筛选和评价能力,不能根据来水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因此,普遍的水处理规模小于3000m3/d而采用此工艺的污水处理站,运行效果都不稳定。
在我国西部油田采出水普遍具有矿化度高、腐蚀强、易结垢的特点。如鄂尔多斯盆地油田采出水总矿化度,2×104~15×104mg/L,远高于其他油田,水型主要以CaCl2为主,高矿化度使水的电导率增大,大大加快了金属管道、设备的腐蚀。采出水中CO2、H2S、溶解盐、细菌含量高,结垢类型主要是BaSO4,CaCO3,总量约200~2000mg/L,多层系水体混合更加剧垢的形成。此类水质配套前述水处理工艺时普遍采用投加杀菌剂、缓蚀剂、阻垢剂的方法,来缓蚀阻垢,运行成本高,且受水质波动影响,缓蚀阻垢效果不佳。
油田推广的“气浮除油+微生物生化+过滤(双滤料)”工艺,具有除油效果好,出水稳定,处理过程中不投加絮凝剂,产生的污泥量少的特点,其出水水质石油类≤10mg/L、悬浮物≤10mg/L,运行效果稳定;而“气浮除油+微生物生化+膜过滤(管式)”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还能达到超低渗透油田注水水质指标要求,并行运行效果稳定。但是,由于此工艺仅以控制石油类、悬浮物含量为目标,生化处理过程中硫酸盐还原菌(SBR)、铁细菌(IB)、腐生菌(TGB)含量没有控制,出水还需投加杀菌来达标;同时,该工艺出水含氧量较高,加剧了高矿化度采出水处理及回注系统的腐蚀性,需投加缓蚀剂来控制腐蚀速率;再有,该工艺仅以降低采出水中油及悬浮固体含量为目标,没有关注出水粘度、表面张力的变化,也不关注出水中微生物代谢产物酶及多聚糖(表面活性剂)的多少,甚至,投加的杀菌剂(氧化性或还原性)还会破坏这些有利于改善油藏原油流动性物质的特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堵塞纳米除油处理装置,其不但对于油田采出水具备很好的除油、去渣功能,且能够保持采出水中微生物的活性,以及保护微生物代谢产物酶和多聚糖的特性,最终使经过微生物水质改性处理的采出水注入油层后能够改变原油的流动性,起到提高采收率的效果。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堵塞纳米除油处理装置,包括进水口、本体、纳米装置、提升泵和出水口,所述本体分为第一级纳米水除油室和第二级纳米水除油室,所述纳米装置位于第一级纳米水除油室内,所述提升泵位于第二级纳米水除油室内,所述进水口位于第一级纳米水除油室上,纳米装置的出水管口位于进水口下方处,所述出水口位于第二级纳米水除油室侧部靠近顶端处,提升泵通过管道连接着纳米装置,所述第一级纳米水除油室和第二级纳米水除油室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排污流动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思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思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1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夹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料烧制的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