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涂料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的精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0981.2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3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刘岗;张双艳;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9/04;C02F9/14;C02F10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生产 废水 回收 利用 精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减排处理工业废水领域,涉及一种涂料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的精馏装置,通过在三效蒸发的每个分离器顶部均设置了一个精馏器(内置填料),在精馏器的顶部设置卧式列管式冷凝器,每个分离器下方连接加热器,每个加热器底部连接强制循环泵,整个装置结合了三效蒸发与精馏装置的优点,三效装置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而精馏装置能很好控制蒸出水的COD含量,便于后续芬顿/生化处理,有利于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减排处理工业废水领域,涉及一种涂料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的精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树脂类涂料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的三效强制循环蒸发-各效精馏装置。
背景技术
树脂型涂料主要原料为有机高分子,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COD的废水,COD高达50000-150000ppm,目前处理此废水的主要用三种方法:
1、直接焚烧法:将高COD废水通过焚烧的方式,使其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
2、精馏法:采用精馏塔,将轻组分(水和低沸点的有机物)蒸发冷凝出来,蒸出的组分采用芬顿/生化的方式处理。精馏塔出来的重组分,可以作为低端树脂的原料,或者做焚烧处理。
3、采用三效蒸发法:采用三效蒸发法,将轻组分(水和低沸点的有机物)蒸发冷凝出来,蒸出的组分采用芬顿/生化的方式处理。精馏塔出来的重组分,可以作为低端树脂的原料,或者做焚烧处理。
直接焚烧法所需设备昂贵,能耗较高,基本上处理一吨废水,需要约150万大卡热量。精馏法虽然馏出的轻组分COD较低(约10000-20000ppm),但是能耗仍然很高,需要80万大卡热量处理一吨水。三效蒸发法能做到25万大卡热量处理一吨水,但是蒸出水的COD较高(约30000-50000ppm),后续芬顿/生化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降低废水中COD值,也能降低能耗的废水回收利用精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废水COD值和废水处理所消耗能源的平衡问题,提供一种涂料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的精馏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料生产废水回收利用的精馏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效分离器、二效分离器和三效分离器,一效分离器、二效分离器和三效分离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效精馏器、二效精馏器和三效精馏器,一效精馏器、二效精馏器和三效精馏器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效卧式冷凝器、二效卧式冷凝器和三效卧式冷凝器,一效分离器、二效分离器和三效分离器下方分别管道连接有一效加热器、二效加热器和三效加热器,一效加热器、二效加热器和三效加热器底部分别连接有一效强制循环泵、二效强制循环泵和三效强制循环泵,二效加热器热源由一效精馏器塔顶蒸汽提供,三效加热器热源由二效精馏器塔顶蒸汽提供;
一效强制循环泵将一效分离器内的料液抽至一效加热器,与一效加热器内的生蒸汽换热,二效强制循环泵将二效分离器内的料液抽至二效加热器,与一效分离器产生的二次蒸汽换热,三效强制循环泵将三效分离器内的料液抽至三效加热器,与二效分离器产生的二次蒸汽换热;还包括冷凝器和水环真空泵,三效精馏器塔顶蒸汽在冷凝器内被冷凝成冷凝水,二效加热器和三效加热器内的冷凝水均收集在冷凝器内,水环真空泵与二效加热器和三效加热器连通,将二效加热器和三效加热器内不凝气抽出,维持系统在低真空蒸发。
进一步,一效加热器上还连接有预热器和生蒸汽冷凝水泵,预热器底部依次连接有进料泵和放置原料的原料池,生蒸汽冷凝水泵将一效加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泵入预热器,原料池内的物料通过进料泵泵入预热器,预热后进入一效加热器。
进一步,冷凝器上连接有冷凝水泵,将冷凝器冷凝得到的冷凝水泵出。
进一步,还包括与水环真空泵连通的真空水罐和换热器,真空水罐用于储存真空泵工作用水,换热器用于真空泵工作水与冷却水换热,保证水环真空泵工作水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