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泵气供胶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0353.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瑞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7/005 | 分类号: | B05C17/005;B60S5/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田小伟 |
地址: | 42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气供胶 一体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打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泵气供胶一体机,包括泵壳、电机、充气机芯、容胶瓶及过气管;电机、充气机芯装设于泵壳内,电机用于驱动充气机芯输出高压气体;泵壳具有用于容设容胶瓶的第一容腔,容胶瓶与泵壳插拔配合,容胶瓶具有进气管及出胶管;当需要对车胎充气时,将过气管的一端连通充气机芯,过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车胎,然后启动电机驱动充气机芯运转,充气机芯将高压气体充入车胎内;当需要对车胎打胶补胎时,将过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容胶瓶的进气管,将出胶管连通车胎,充气机芯将高压气体充入容胶瓶内,容胶瓶内的气体将胶水打入车胎内进行补胎;实现泵气、打胶的一体式设计,提升客户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打胶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泵气供胶一体机。
背景技术
车胎是各种车辆的基本配件之一,在车胎的使用过程中,向车胎内充气、利用胶水对车胎进行补胎是常见的两种作业处理,现有技术中,泵气机大都具有单一的充气功能,当需要向车胎内打胶补胎时,需要配合其它机构操作,使用极其不便,客户体验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气供胶一体机,实现泵气、打胶的一体式设计,泵气供胶一体机一方面可以对车胎泵气,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切换对车胎打胶,提升客户体验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泵气供胶一体机,包括泵壳、电机、充气机芯、容胶瓶及过气管;电机、充气机芯装设于泵壳内,电机用于驱动充气机芯输出高压气体;泵壳具有用于容设容胶瓶的第一容腔,容胶瓶与泵壳插拔配合,容胶瓶具有进气管及出胶管;过气管的一端用于连通充气机芯,过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界的车胎或者用于连通容胶瓶的进气管,出胶管用于连通外界的车胎。
较佳地,所述泵壳可拆卸连接有封盖,封盖与泵壳卡扣连接,封盖用于遮盖第一容腔的开口进而将容胶瓶封装在泵壳内。
较佳地,所述封盖的一端具有定位片,泵壳具有用于容设定位片的定位槽;封盖的另一端具有弹性扣,泵壳具有用于容设弹性扣的卡槽,卡槽自泵壳的内表面凹设而成;封盖的外侧设有指示箭头及多个摩擦肋,摩擦肋便于使用者将封盖与泵壳分离,指示箭头用于指示封盖与泵壳的分离方向。
较佳地,所述泵壳具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与第一容腔隔离设置,第二容腔用于容设电机及充气机芯。
较佳地,所述电机包括本体及转动设置于本体的轴体,轴体的两端分别贯穿本体的两端,轴体的一端用于驱动充气机芯运转,轴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散热风扇;泵壳具有与第二容腔连通的多个散热孔,散热孔显露散热风扇。
较佳地,所述泵壳具有弧形盲槽及突伸入弧形盲槽内的多个挡片,挡片的长度小于弧形盲槽的宽度,弧形盲槽自泵壳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弧形盲槽用于容设过气管,多个挡片沿弧形盲槽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挡片用于将过气管封装在弧形盲槽内。
较佳地,所述容胶瓶包括瓶嘴及与瓶嘴螺接的瓶体,瓶体用于容设外界的胶水,进气管及出胶管均设置于瓶嘴,出胶管具有贯穿瓶嘴的出胶孔,瓶嘴具有与进气管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的自由端突伸入瓶体远离瓶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对车胎充气时,将过气管的一端连通充气机芯,过气管的另一端连通车胎,然后启动电机驱动充气机芯运转,充气机芯将高压气体充入车胎内;当需要对车胎打胶补胎时,将过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容胶瓶的进气管,将出胶管连通车胎,充气机芯将高压气体充入容胶瓶内,容胶瓶内的气体将胶水打入车胎内进行补胎;实现泵气、打胶的一体式设计,一方面可以对车胎泵气,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切换对车胎打胶,提升客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瑞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瑞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0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