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19890.7 | 申请日: | 2019-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琪;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山力板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13/00;C21D9/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丁睿 |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余热 回收 再利用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本申请提出的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换热器、第一风机、预热器和外排装置,换热器的烟气入口用于与热处理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换热器与第一风机相连,第一风机与预热器连接,预热器与连接,预热器用于将回收的烟气预热待进入热处理炉的带钢。该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能够使带钢经预热器后温度得到一定提高,接着进入热处理炉进行进一步热处理。由于其利用了从热处理炉中排出的烟气的余热进行了预热,减轻了热处理炉的热负荷,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利用率,使整个热处理过程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大多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中,通常将高温烟气经换热器换热后外排。而经一次换热后的烟气的温度已低于原始的高温烟气,如果再次使用换热器进行二次回收余热,则热能回收效能较低。如果将一次换热后的烟气直接外排,则整个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热能利用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其能够将热处理炉所排出的烟气经一次换热利用后再用来预热进入该热处理炉的带钢,进一步利用了烟气的余热,提高了整个烟气预热回收系统的热能利用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的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换热器、第一风机、预热器和外排装置,换热器的烟气入口用于与热处理炉的烟气出口连接,换热器的烟气出口与第一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第一烟道相连,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预热器的烟气入口之间通过第二烟道连接,预热器的烟气出口与外排装置之间通过第三烟道连接,预热器用于将回收的烟气预热待进入热处理炉的带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的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能够使带钢经预热器后温度得到一定提高,接着进入热处理炉进行进一步热处理。由于其利用了从热处理炉中排出的烟气的余热进行了预热,减轻了热处理炉的热负荷,从而提高了对烟气余热的利用率,使整个热处理过程节能降耗。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烟气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外排装置包括第二风机和烟囱,第二风机的进风口与预热器的烟气出口通过第三烟道相连,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烟囱通过第四烟道连接。外排装置用于将烟气排往外部的大气环境,第二风机能够促进烟气的外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预热器包括壳体、多个第一喷管和多个第二喷管,壳体的内部具有预热腔,壳体设有与预热腔连通的带钢入口、带钢出口和烟气出口,带钢入口和带钢出口位于壳体的相对的两侧,多个第一喷管和多个第二喷管均沿着带钢的行进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第一喷管和多个第二喷管分别位于带钢的上下表面的两侧并朝向带钢的上下表面吹气,烟气出口与第三烟道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预热器能够均匀地加热即将进入热处理炉的带钢,通过对带钢的上下两个表面的预热,能够使带钢在经过预热器的过程中从双面得到加热,该预热器既利用了一次余热回收后的从热处理炉排出的烟气,又能够使进入热处理炉的带钢的温度得到提高,从而降低热处理炉的热负荷。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喷管的朝向第二喷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出气口,第二喷管的朝向第一喷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分别朝向带钢的上下表面。喷管用于向带钢的表面吹送高温的烟气,高温的烟气能够加热带钢,从而提高带钢的温度。喷管的出气口朝向带钢的表面,能够提高烟气对带钢的加热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每个出气口均为沿着带钢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喷缝。连贯的喷缝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且沿着带钢的宽度方向连贯吹全带钢。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在带钢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向带钢的行进方向弯曲。该种布置形式能够增加喷管的出气口的出气面积,当带钢沿行进方向移动时,带钢的中间部分首先被加热,有利于带钢保持原有的形状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山力板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山力板带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9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色注塑机的进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胎集装箱运输货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