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544.0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4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华;王哲;孙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包括进气管、过渡管、渐缩管和释泡器;过渡管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渐缩管一端;渐缩管另一端穿过释泡器上开设的通孔位于释泡器内部,且渐缩管外壁与通孔内壁连接;释泡器远离渐缩管的一端端面上开设若干释泡孔;过渡管上开设若干进水孔。通过设置进气孔,空气与水结合形成溶气水,溶气水通过释泡器释放气泡,在实现水体增氧的同时,达到了水体中水的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在此过程中,由于微气泡在经过释泡孔时,具有很大的动能,能够冲掉释泡孔上附着的杂质,使得释泡孔不易堵塞。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氧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水产养殖增氧方式是微孔增氧,微孔增氧是通过罗茨风机将空气送入微孔管,微孔管壁上的微孔再水体上下左右均匀的释放气体,把气体直接输送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中增氧。在增氧的过程中,可以造成水流的旋转运动和上下对流。水流的上下对流将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将底层有害气体带出;水流的旋转运动又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水向外扩散,实现了全池水的均匀增氧。
但是,使用此方式长时间进行增氧时,会造成微孔阻塞的问题,降低水中氧气的含量,引起养殖物的死亡,从而降低养殖产量;而且在增氧的过程中不能实现水体中的水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包括进气管、过渡管、渐缩管和释泡器;
过渡管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渐缩管一端;渐缩管另一端穿过释泡器上开设的通孔位于释泡器内部,且渐缩管外壁与通孔内壁连接;渐缩管远离过渡管的一端在远离过渡管的方向上直径逐渐变小;释泡器远离渐缩管的一端端面上开设若干释泡孔;过渡管上开设若干进水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释泡器远离渐缩管的一端端部上设置向内的环形凸起;释泡孔位于环形凸起外壁与释泡器外壁之间的端面上;渐缩管出口位于环形凸起内壁之间。
释泡孔的直径为2~5mm。
进气管、过渡管、渐缩管和释泡器的外壁上均设置防腐层。
进气管、过渡管、渐缩管和释泡器均为不锈钢材质。
过渡管与进气管和渐缩管均为焊接连接;渐缩管外壁与释泡器上开设的通孔的内壁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过渡管上设置进水孔,使通过进气管进入的空气与通过进水孔进入的水在过渡管内结合,形成溶气水;溶气水进入渐缩管,随着渐缩管的截面积变小,使得溶气水压能突然降低转为空气分子的动能,接着进入到释泡器,与释泡器的内壁撞击形成漩涡,使溶气水继续降压,并转为空气分子的动能,大部分空气分子获得了巨大的动能,形成微气泡,通过释泡器上开设的释泡孔释出,实现水中增氧。在此过程中,由于微气泡在经过释泡孔时,具有很大的动能,所以能够冲掉释泡孔上附着的杂质,使得释泡孔不易堵塞;在实现水体增氧的同时,达到了水体中水的循环利用,大大节约了资源。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安全可靠、实用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横坡可调节式盖梁预制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