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作业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8534.5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小宫良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主分类号: | B60K15/01 | 分类号: | B60K15/01;B60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 ||
希望提供一种作业车,就支承供油管的结构而言,能够实现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具有:驾驶部(3),具备驾驶座椅(2);驾驶部框架(4),从下方支承驾驶部(3);动力部(5),设置在驾驶部(3)的下方,收纳发动机(E);以及供油管(6),具有供油口(7),向发动机(E)提供发动机油,供油管(6)从发动机(E)向机体后方延伸,支承在驾驶部框架(4)的后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业车,其设有用于向发动机提供发动机油的供油管。
背景技术
作业车设有用于向发动机提供发动机油的供油管。
以往,当供油管从发动机向机体后方延伸时,供油管支承在专用的框架构造上。因此,在收纳有发动机的动力部内部,需要设置用于支承供油管的专用的框架构造,导致部件成本高,动力部内部构造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希望就用于支承供油管的结构而言,能够实现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车的特征在于,具有:驾驶部,具备驾驶座椅;驾驶部框架,从下方支承所述驾驶部;动力部,设置在所述驾驶部的下方,收纳发动机;以及供油管,具备供油口,向所述发动机提供发动机油,所述供油管从所述发动机向机体后方延伸,支承在所述驾驶部框架的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设置用于支承供油管的专用的框架构造,因此,就用于支承供油管的结构而言,能够实现结构简单和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供油管延伸至比所述动力部的后端部更靠后侧的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供油口被配置成从动力部凸出,因此,作业者易于访问供油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供油管以所述供油口位于与所述发动机的上端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的方式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动力部,供油口配置在较高位置,因此,能够将发动机油提供至发动机内部的较高位置。进而,与将供油口配置在比发动机的上端部更高的位置的情况相比,供油管不会变长,能够在动力部内沿机体上下方向小型地配置供油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供油管具有从侧面观察时角度不同的多个管部分,所有的所述管部分呈向所述发动机下倾的姿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以绕开动力部内的机械和框架等的方式配置供油管,从而能够提高动力部内的设计自由度。此外,所有的管部分都呈向发动机下倾的姿势,因此,从供油口提供的发动机油不会滞留在供油管内,能够向发动机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供油管的自由端侧部分设有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支承在所述驾驶部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供油管的自由端侧较大地晃动,并能够防止随着该较大的晃动导致供油管变形破损等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供油管的位于所述供油管的基端侧部分和所述支承部之间的部分由具有可挠性的弹性体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够使弹性体吸收发动机的振动,因此,能够防止因发动机的振动导致供油管破损。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弹性体设有弯折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并非以供油口与发动机之间的最短距离连结管路,而是保留一定余地(充裕)地设置供油管。从发动机产生的振动经余地部分吸收,因此,能够减轻从发动机传递至与驾驶部框架固定的固定部分的振动。结果是,能够防止因发动机的振动导致供油管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85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