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7777.7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6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丛晓东;张志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减少了加工显示装置需要的时间,提升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用于提供背光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括端部连接使电路连通的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所述第一灯条与所述第二灯条通过转接器连接,所述转接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灯条上的转接器插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灯条上的转接器插头,所述转接器插头与所述转接器插座配合将所述第一灯条与所述第二灯条的电路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是一种照明形式,常用于显示装置上;目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大多数采用灯条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灯条设计方案是在背板01上阵列布置多根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条02,为了保证显示装置的画面质量,LED灯条02沿背板01的长度方向布置;但是,LED灯条02最长只能加工到1200毫米,而随着显示装置尺寸的增大,背板01的长度会超过1200毫米,例如,65寸的电视显示器的背板01的长度就达到了1430毫米,LED灯条02的长度小于背板01的长度,此时需要在背板01的长度方向设置两个LED灯条02,以满足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发光需求。
一般的,在大尺寸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生产设计中,如图1所示,背板01的左右两侧设置数量相等的LED灯条02,左右两侧的LED灯条02一一对应,且左右相邻的两个LED灯条02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在每个所述LED灯条02的靠近所述背板01侧边的一端连接导线03,导线03与电源连通,使LED灯条02发亮。
现有技术中,导线03与LED灯条02通过焊接连接,由于焊接工艺繁琐,耗时较长,而且LED灯条02的数量较多,每根LED灯条02的通过焊接导线03与电源连通时,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加工耗时较长,导致直下式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减少显示装置的加工耗时,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用于提供背光的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端部连接使电路连通的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所述第一灯条与所述第二灯条通过转接器连接,所述转接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灯条上的转接器插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灯条上的转接器插头,所述转接器插头与所述转接器插座配合将所述第一灯条与所述第二灯条的电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用于提供背光的灯条,灯条包括端部连接使电路连通的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第一灯条的端部和第二灯条的端部连接,使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的电路相互连通。第一灯条与第二灯条通过转接器连接,转接器包括位于第一灯条上的转接器插座,以及位于第二灯条上的转接器插头,转接器插头可以插入转接器插座,或者从转接器插座内拔出,转接器插头与转接器插座配合将第一灯条与第二灯条的电路连通。相较于现有技术,每个灯条单独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第一灯条与第二灯条之间通过转接器将第一灯条和第二灯条的电路连通,只需要第一灯条或者第二灯条中的其中一个通过导线与电源连通,第一灯条或者第二灯条中的另一个即可通过转接器与电源连通,可以减少与灯条连接的导线数量,减少灯条与导线之间的焊接节点,从而减小显示装置的加工耗时,提升显示装置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转接器连接第一灯条与第二灯条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转接器连接第一灯条与第二灯条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7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式煅烧炉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牺牲阳极消耗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