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05002.6 | 申请日: | 2019-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5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新;刘元成;郝世洪;张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32258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丽莎 |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部 防爆铝片 熔断 环形结构 钢壳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防爆电池 钢帽 极耳 支脚 绝缘层 设备技术领域 半封闭式 半封闭 大电流 锂电池 烧断 断开 焊接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电池,包括钢壳、防爆铝片、钢帽和密封圈,所述钢帽设置在防爆铝片上,所述防爆铝片设置在钢壳上,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防爆铝片和钢壳之间,还包括极耳和绝缘层,所述极耳包括固定部和熔断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防爆铝片上,所述固定部为半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熔断部设置在固定部的环形结构内侧,所述熔断部向外延伸有支脚,所述支脚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所述熔断部在遇到大电流流过时会烧断并实现与固定部之间断开,本实用新型防爆电池在使用时,通过将熔断部设置在半封闭式环形结构的固定部内,这样只需将固定部与防爆铝片之间进行焊接,这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各种优异性能,因此应用越来越普及。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由于其标准化的尺寸、成熟的工艺和设备,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份额。锂离子电池的大量应用,使其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课题。对于能量型锂离子电池,通常可以设计热敏电阻来保护其安全,当电池内、外部出现短路而产生大电流,热敏电阻可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传统的锂电池结构中,由纯铝制作的极耳通常采用片状结构,粗细基本一致,将极耳焊接在防爆铝片上,而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锂电池内部空间有效,由于极耳一部分焊接在防爆铝片上,而极耳的熔断部则垂直设置在钢帽内腔中,极耳和防爆铝片之间空间比较有效,使得极耳焊接比较困难,提高了极耳的焊接难度,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也就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锂电池结构中,由纯铝制作的极耳通常采用片状结构,粗细基本一致,将极耳焊接在防爆铝片上,而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锂电池内部空间有效,由于极耳一部分焊接在防爆铝片上,而极耳的熔断部则垂直设置在钢帽内腔中,极耳和防爆铝片之间空间比较有效,使得极耳焊接比较困难,提高了极耳的焊接难度,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也就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防爆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电池,包括钢壳、防爆铝片、钢帽和密封圈,所述钢帽设置在防爆铝片上,所述防爆铝片设置在钢壳上,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防爆铝片和钢壳之间,还包括极耳和绝缘层,所述极耳包括固定部和熔断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防爆铝片上,所述固定部为半封闭的环形结构,所述熔断部设置在固定部的环形结构内侧,所述熔断部向外延伸有支脚,所述支脚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所述支脚在遇到大电流流过时会烧断并实现与固定部之间断开,所述绝缘层设置在固定部与熔断部上,所述极耳位于防爆铝片远离钢帽的一端,所述极耳位于钢壳内腔。通过将熔断部设置在半封闭式环形结构的固定部内,这样只需将固定部与防爆铝片之间进行焊接,这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绝缘层和钢帽依次叠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爆电池在使用时,通过将熔断部设置在半封闭式环形结构的固定部内,这样只需将固定部与防爆铝片之间进行焊接,这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避免了传统的锂电池结构中,由纯铝制作的极耳通常采用片状结构,粗细基本一致,将极耳焊接在防爆铝片上,而在安装过程中由于锂电池内部空间有效,由于极耳一部分焊接在防爆铝片上,而极耳的熔断部则垂直设置在钢帽内腔中,极耳和防爆铝片之间空间比较有效,使得极耳焊接比较困难,提高了极耳的焊接难度,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也就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极耳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钢壳,2、防爆铝片,3、钢帽,4、密封圈,5、极耳,6、绝缘层,7、固定部,8、熔断部,9、支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武进中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50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
- 下一篇:一种方形电池极耳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