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2364.X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7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郝政安;王淅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政安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17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罗川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骨 骨折 克氏针 植入 角度 导向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包括:量角器;夹持版面,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右侧设置于所述量角器的背面的一侧;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夹持夹手,所述夹持夹手的正面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量角器的底部;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的底部。所述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具有使用轻便、操作简单的功能,可以快速准确植入克氏针,减少副损伤,减少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克氏针是一种创伤骨科领域常用的内固定植入器械,其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克氏针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时具有操作简便、灵活可折弯及能经皮植入等优点。人体手部的功能灵巧精细,解剖结构复杂,因此在手部的指骨骨折中,多采用克氏作为骨折修复的固定器械。
在手部指骨骨折中,骨折线多为斜行,固定骨折时最佳的克氏针进针角度为垂直于骨折线,这样能使骨折断端贴合紧密,稳定固定,若进针角度和骨折线存在夹角,则可能会使骨折断端无法完全对合严密,存在缝隙,术后骨畸形愈合,愈合延迟或不愈合;另外在骨折部位产生了不稳定的力学关系,骨折断端容易重新移位,术后手指外观和功能恢复差。常规植入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时最佳进针角度常依赖手术医师临床经验,因此就造成术中可能出现进针角度或方向产生偏差,以致需要多次“进针—拔针—进针”过程,这样就导致了骨折线周围骨质进一步被破坏,甚至可能误伤临近重要的神经、血管,另外术中移动C臂机对骨折复位情况和克氏针进针角度、方向的X线透视次数增多,也增加了手术室医务人员和病人接受的X射线辐射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解决了使用不便、操作复杂,增加了副损伤,和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包括:量角器;夹持版面,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右侧设置于所述量角器的背面的一侧;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夹持夹手,所述夹持夹手的正面设置于所述夹持版面的正面的底部;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固定于所述量角器的底部;滑动底座,所述滑动底座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槽的内壁的底部;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的正面的顶部;空心长管,所述空心长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滑动底座的正面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量角器面积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可测量角度范围为0°-90°。
优选的,所述空心长管的内部为空心,并且所述空心长管的根部与所述滑动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螺钉相连,并且所述空心长管可旋转。
优选的,所述夹持夹手的正面与所述夹持版面通过所述第二螺钉相连,并且所述夹持版面可旋转。
优选的,所述滑动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壁的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挤压垫,所述弹性挤压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部指骨骨折克氏针植入角度导向调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政安,未经郝政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2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导轨的节能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