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渣蒸汽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0211.1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1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秉棠;杜亚涛;刘亚东;肖东德;张常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0 | 分类号: | F28B1/00;F28B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冷凝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厂冲渣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通道结构的冲渣蒸汽冷凝器,包括立式设置的传热模块、冲渣蒸汽过渡箱以及媒介管箱,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冲渣蒸汽冷凝器流道堵塞、传热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厂高炉冲渣蒸汽余热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渣蒸汽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钢铁行业及冶金行业,以炼铁高炉为例,高炉在炼铁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炉渣,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水淬方式处理,通过循环冲渣水对高温炉渣进行冷却,在冷却高温炉渣时会产生大量的冲渣蒸汽,炉渣的30%热量以蒸汽的形式被带走。冲渣蒸汽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渣棉等排放物,其通过烟囱直接排向大气,产生大量白色烟羽。这些白色烟羽在气象条件不利时,会形成烟囱雨,给烟囱周边生产及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烟羽飘落到高炉上,会对高炉金属造成腐蚀,影响高炉运行安全。冲渣蒸汽直接排出,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同时白色烟羽造成了视觉污染,给周边居民带来了恐慌。因此回收冲渣蒸汽和消除白色烟羽已经成为钢铁等企业日益关注的问题。
当前已有部分钢厂或企业研究采用传统的喷淋水冷凝冲渣蒸汽的方法,虽然减少了白色烟羽,但水耗量大,且冲渣余热没有被回收。部分企业研究采用换热器冷凝冲渣蒸汽,由于冲渣蒸汽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氯化物、矿棉等杂质,普通的换热器不能解决堵塞、腐蚀、传热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国内外钢铁行业尚没有针对高炉冲渣蒸汽余热回收、消白的专用换热器的应用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冲渣蒸汽的消白与余热回收,提供一种冲渣蒸汽冷凝器,既满足冲渣蒸汽余热回收和消白的需要,同时有效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渣蒸汽冷凝器,包括立式设置的传热模块、冲渣蒸汽过渡箱以及媒介管箱,其中,
所述传热模块包括多张波纹板片,所述波纹板片叠落组合后在波纹板片两侧分别形成媒介通道与冲渣蒸汽通道;
所述冲渣蒸汽过渡箱包括冲渣蒸汽入口过渡箱和冲渣蒸汽出口过渡箱,所述冲渣蒸汽入口过渡箱与冲渣蒸汽通道的冲渣蒸汽入口连接,所述冲渣蒸汽出口过渡箱与冲渣蒸汽通道的冲渣蒸汽出口相连接,所述冲渣蒸汽入口过渡箱连接有冲渣蒸汽入口管,冲渣蒸汽出口过渡箱的末端连接有凝液收集箱,所述凝液收集箱下端连接有凝液出口接管,所述冲渣蒸汽出口过渡箱一侧连接有不凝气出口管;
所述媒介管箱与媒介通道连通,所述媒介管箱用于将媒介导入及导出媒介通道,所述媒介管箱连接于媒介通道的一侧,所述媒介通道中部设有分程隔板,所述分程隔板远离媒介管箱一端留有开口,所述媒介通道在分程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媒介管箱连接的媒介入口接管和媒介出口接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冲渣蒸汽通道为立式直通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冲渣蒸汽入口过渡箱的入口侧设有矿物棉拦截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沿冲渣蒸汽的流动方向,在壳体主体内设有多层平行的所述传热模块,并且上下相邻的传热模块之间通过联箱连接,相邻所述传热模块的冲渣蒸汽通道相互连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不同的所述传热模块的媒介通道内通入不同的冷媒介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传热模块上部设有喷淋冲洗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不凝气出口管处设有矿物棉拦截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凝液收集箱为圆锥筒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冲渣蒸汽通道内,两两相对的波纹板片的波纹高度之和小于冲渣蒸汽通道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0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先干燥的喷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药学用新型调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