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用透气式经编底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9692.9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暑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旷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3/08;B32B3/12;B32B5/06;B32B7/09;B32B7/12;B32B33/0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用 透气 式经编底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透气式经编底布,包括面层、透气层、吸水层、基层以及底层,所述面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基层,所述基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底层,其中,所述底层通过缝纫的方法与所述面层进行固定,所述面层内编制有若干个蜂窝结构一,所述蜂窝结构一内两侧均编制有支撑绳股,两端支撑绳股之间横穿设有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两端均编制有与所述支撑绳股相配合的圆轮,所述弧形结构的底部粘贴有软性板一,所述软性板一的底部粘贴有软性板二,透气性好,支撑缓冲性强,有效提高经编底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内饰用透气式经编底布,属于纺织布料领域。
背景技术
经编,指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其中,经编是属于针织领域的一种纺织工艺。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形成的针织物称为经编织物。
目前,在汽车内饰中人们也越来越喜欢采用经编作为底布进行装饰,且传统的经编底布透气性能不强,主要靠经编自身的编制方法进行透气,使得透气性有所欠缺,尤其用于汽车座椅以及靠背使用时,透气性尤其重要,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汽车内饰用透气式经编底布,来解决透气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透气式经编底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内饰用透气式经编底布,包括面层、透气层、吸水层、基层以及底层,所述面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基层,所述基层的内侧粘贴有所述底层,其中,所述底层通过缝纫的方法与所述面层进行固定,所述面层内编制有若干个蜂窝结构一,所述蜂窝结构一内两侧均编制有支撑绳股,两端支撑绳股之间横穿设有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两端均编制有与所述支撑绳股相配合的圆轮,所述弧形结构的底部粘贴有软性板一,所述软性板一的底部粘贴有软性板二,所述软性板二的底部粘贴有软性板三,其中,所述软性板三、所述软性板二、所述软性板一以及所述弧形结构的中部之间套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部通过若干个橡胶弹簧与所述蜂窝结构一内顶部固定,所述底层内编制有若干个蜂窝结构二。
另一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弧形结构为软性材质制成,所述软性板一、所述软性板二以及所述软性板三均为海绵。
另一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结构为软性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顶部编制有若干个半圆体,且所述半圆体均为绳股编制而成。
另一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蜂窝结构二内缝纫有若干个弹性经编布帛,且所述弹性经编布帛均为菱形结构,其中,所述弹性经编布帛的两端均通过接头与所述蜂窝结构二内顶部与底部固定。
另一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基层为无碱平纹玻璃布,且所述无碱平纹玻璃布上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且所述基层的表面覆盖有聚四氟乙烯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面层与底层内部设置成蜂窝结构,可有效的提高透气性,有利于排汗,便于使用,另外,在面层内部的蜂窝结构中所采用编制的手法编制有支撑缓冲结构,使得除了具有透气散热性外,还具有缓冲支撑效果,防止长时间使用产生向下塌陷的现象;
2.在底层内部所设的蜂窝结构中所设置的若干个菱形结构式的弹性经编布帛,可起到支撑性,另外,采用无碱平纹玻璃布的基层,且涂覆有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以及在基层表面所覆盖的聚四乙烯树脂层,可有有效的增加强度,且具有耐高温的功能;
3.透气性好,支撑缓冲性强,有效提高经编底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旷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旷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9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冷热导入仪
- 下一篇:一种流延输送带防贴合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