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8634.4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田尧;张亮;韩学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德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20 | 分类号: | F16J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2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密封圈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活塞密封圈。该种活塞密封圈包括圆柱形本体,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供活塞插入的容置凹槽,容置凹槽内设置有向本体轴心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将本体卡接于活塞,本体的上端外周面向外凸起形成密封部,密封部的外径往下逐渐减小,密封部的内周缘设置有环形凹槽,连接部的外周缘设置有供卡簧卡接的紧固凹槽,紧固凹槽内侧壁表面为凹弧面,凹弧面的形状与卡簧相适应。该种活塞密封圈不易产生位偏,从而延缓橡胶件的磨损老化,有效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塞密封圈。
背景技术
目前活塞结构运用在生活、工作、生产制造中的方方面面,市面上售卖的具有活塞结构的产品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但这些产品中的活塞部件上的密封圈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容易出现密封不佳的现象,或者下压力量很大,给使用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实用新型,申请号为CN201721477246.3,名称活塞密封圈。
尽管现有技术中解决了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减小活塞下压力量的问题,但是由于活塞与密封圈非紧固连接,而圆台形的结构的密封圈只能依靠密封部导向,在不断往复运动中密封圈容易产生位偏,影响密封效果,甚至会加速橡胶件的磨损老化,影响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的活塞密封圈。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塞密封圈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塞密封圈,包括圆柱形本体,所述本体的下端设置有供活塞插入的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内设置有向所述本体轴心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本体卡接于所述活塞,所述本体的上端外周面向外凸起形成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外径往下逐渐减小,所述密封部的内周缘设置有环形凹槽。密封圈本体为圆柱形,贴合活塞所处缸体内壁,不易产生位偏;密封部向外凸起与缸体内壁紧密贴合,密封效果好;环形凹槽使得密封部受挤压力时可向轴线方向变形收缩,减少密封圈和缸体内壁的摩擦,从而减少活塞向下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周缘设置有供卡簧卡接的紧固凹槽,所述紧固凹槽内侧壁表面为凹弧面,所述凹弧面的形状与所述卡簧相适应。卡簧对连接部施加压力,使得密封圈和活塞连接更紧固,不易松动。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凹槽的外侧壁和底面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嵌装加固件的L形凹槽,所述加固件贴合设置于于所述L形凹槽内。增强密封圈下部的强度,较少因设置紧固凹槽导致密封圈下部变形内缩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外形轮廓呈V字形或U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内周面与所述本体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倒角。方便活塞插入容置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密封圈与活塞连接更紧固的同时密封圈整体更贴合缸体内壁,不易产生位偏,延缓橡胶件的磨损老化,有效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沿A-A的剖视图。
其中,1本体,2容置凹槽,3连接部,4卡簧,5紧固凹槽,6加固件,7L形凹槽,8密封部,9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德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德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8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