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沉井定位的锚墩平台及沉井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8044.1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凡;刘润泽;刘玲晶;马晓东;宋小三;涂满明;毛伟琦;周永生;田继开;潘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0 | 分类号: | E02D2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沉井 定位 平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沉井定位的锚墩平台及沉井定位系统,其包括连接系组和钢管桩组,连接系组包括多个连接系,钢管桩组包括多个钢管桩,所有的钢管桩通过连接系连接,并形成一支撑结构,所有的所述连接系顶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用于安装收缆系统的承载平台。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了因钢管桩插打精度低而导致支撑平台受力不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沉井定位的锚墩平台及沉井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沉井定位用锚墩平台主要功能是在沉井定位阶段,通过锚墩平台顶面安装的收缆系统对沉井提供水平作用力,从而调节沉井的平面位置,使沉井平面位置的误差达到设计要求。因此,锚墩平台主要承受水平荷载。为增强锚墩平台的水平承载力,锚墩平台一般采用斜桩。再在斜桩顶面制作桩头,然后以桩头作为上部平台搭设的支撑点。上部平台一般采用纵横梁体系。这种常规的锚墩平台的结构形式适用于水流流速小,地基承载力高的施工环境。但是在往复流和深厚软基的水域环境中,由于双向流且流速大,软土工程性能差,承载力低且软基厚度较深,常规的锚墩平台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插打的斜桩顶面发生较大位移和偏差,从而导致桩头与纵横梁连接困难,无法满足锚墩平台受力要求。
常规锚墩平台无法满足在往复流和深厚软基的水域环境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1)桩头在平面上形成网格形式,需要所有桩头的高程保持一致且平面上需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斜桩插打精度要求非常高,如果偏差较大,就无法保证所有桩头的上表面呈一个平面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就无法保证桩头对上方铺设的纵横梁提供有效支撑。
2)布置在锚墩平台顶面的收缆系统需要张拉端为沉井定位提供水平力,张拉端一般是在纵横梁体系的上方设置反力梁,水平力通过反力梁传递给纵横梁体系,再利用桩头与纵横梁的连接措施最终传递给斜桩。因此,荷载的传递路径较长,一旦桩头与纵横梁的连接存在偏差,结构受力将大大增加,容易造成锚墩平台的承载力不足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沉井定位的锚墩平台,解决了因钢管桩插打精度低而导致支撑平台受力不均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沉井定位的锚墩平台,其包括:
连接系组,其包括多个连接系;
钢管桩组,其包括多个用于插打的钢管桩,所有的所述钢管桩通过所述连接系连接,并形成一支撑结构,所有的所述连接系顶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形成用于安装收缆系统的承载平台。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锚墩平台还包括多个横梁,多个所述横梁间隔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横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钢管桩上设有反力梁。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反力梁与所述钢管桩相连的一端靠近收揽系统,且另一端设有张拉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承载平台上还设有转向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向座上设有缓冲连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缓冲连接件采用夹套,所述夹套套设在所述转向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钢管桩与所述连接系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沉井定位系统,其包括:
锚墩平台;
反力梁,所述反力梁与所述钢管桩相连;
收揽系统,所述收揽系统包括缆绳,所述收揽系统组设于所述承载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8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天窗框焊接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锻造用旋转式锻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