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甲车起动机启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7544.3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牛海庆;侯杰;陈昭;霍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71622部队保障部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马仪成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甲车 起动机 启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起动机启动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与起动机,所述壳体的里侧留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边侧依次设有第一连接脚、第二连接脚、第三连接脚、第四连接脚、第五连接脚、第六连接脚与第七连接脚,所述起动机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转速端与控制端,该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处理器、继电器等配合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车辆因起动机不回位等原因而造成机械故障,大大降低故障率,延长起动机使用寿命;同时也能减轻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经济成本,提高战斗力;并且也加快了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能,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动机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装甲车起动机启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部队配备的各种型号装甲车、通用车辆、工程机械等实际起动故障中,有80%的起动机烧蚀故障(非电喷发动机)都是因为发动机在起动后,吸拉开关的电路没有立即断开,起动机驱动齿轮不能回位,起动机的驱动齿轮跟随发动机的飞轮高速旋转(通常飞轮齿数是起动机驱动齿轮齿数的10——18倍,也就是说飞轮转1圈,起动机齿轮要转10——18圈,形成了大齿轮带着小齿轮高速转动),柴油发动机待速通常是700——800转/分钟,正常工作转速在1500——2200转/分钟。柴油四缸发动机的起动转速设计一般为120 转/分钟,柴油六缸发动机的起动转速在140转/分钟,起动机单次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5秒,再次工作时间间隔不少于2分钟。起动机空转时可以达到 5000转/分钟,带负载时转速一般在1500——2000转/分钟。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出:
1、单次起动机工作转动圈数最高不得超过:2000R*1/4MIN=500R。
2、起动机随发动机待速(700转/分钟)旋转时:700R/MIN*18=12600R。 12600R÷500R/次=25.2次。如果发动机带着起动机旋转1分钟相当于起动机连续工作25.2次。
3、起动机随发动机正常工作转速(1800转/分钟)旋转时: 1800R*18=32400R。32400R÷500R/次=64.8次。如果发动机带着起动机旋转1 分钟相当于起动机连续工作64.8次。
根据计算数据显示,如果起动机随发动机旋转,极容易导致起动机烧坏,造成机械故障。起动机是车辆上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起动机一旦损坏,直接导致装备无法起动,起动机本身有一定寿命(约30000次)。一般来说,在低温环境下发动机起动相对困难,起动机故障率相对较高,且因发动机运转产生的噪声,很难判断起动机是否正常回位,如果起动机出现跟随机旋转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起动机烧蚀故障。同时,起动机跟随发动机旋转时,起动机还处于工作状态,蓄电池提供大电流给起动机,造成蓄电池亏电或起动电路过热烧蚀,起动机不回位的故障原因:
(一)点火开关不回位、起动继电器触点粘结、吸拉开关触点烧蚀;
(二)吸拉开关回位弹簧折断、活动铁芯卡滞、单向离合器在电枢轴上不够灵活;
(三)对经验不足的驾驶员容易出现此类情况,起动发动机时,起动机没有回位,没能及时熄火,会造成起动机烧坏现象。
如何发明一种装甲车起动机启动保护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甲车起动机启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71622部队保障部,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71622部队保障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7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