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混凝土振动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5814.7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8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竹;王川洋;郑建军;吴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087 | 分类号: | B28B1/087;B28B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混凝土 振动 | ||
一种改进的混凝土振动筒,包括振动台、固定杆、外筒和旋转筒,振动台通过固定杆与外筒连接,外筒内设有旋转筒,旋转筒的外壁与外筒的内壁之间无约束连接,旋转筒的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通过连接臂连接,旋转筒的右半部分的外端与转轴连接,转轴与旋转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旋转发动机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振动台上,旋转筒的右半部分的内端与固定臂连接,旋转筒的左半部分的内端与左夹臂连接,左夹臂与固定臂之间为用于放置待振混凝土的操作空间,旋转筒的左半部分的外端与力杆连接,旋转筒、左夹臂、固定臂、外筒、旋转发动机、转轴和力杆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离析程度、内部结构均匀性较好、使用方便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振动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也促使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混凝土作为建筑房屋的主要材料,它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屋建筑的质量。
在以往的振捣办法下,混凝土不可避免的会在振捣过程中发生些许离析。而为了避免离析的程度过大,研究人员往往采取轻微振捣的方法即控制混凝土在振动台上的时间。这样的方法虽然混凝土的离析程度不会过大,但是紧接着发生的问题就是混凝土振捣的程度不够。这样两个相互制约的矛盾,就使得传统的振动台心有余而力不足。
传统的振动台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混凝土过大时,上下的振捣程度会有一个明显的差异。由于振捣的时间不能过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就会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混凝土振动台的离析程度较大、上下的振捣程度会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使用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离析程度、内部结构均匀性较好、使用方便的改进的混凝土振动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混凝土振动筒,包括振动台、固定杆、外筒和旋转筒,所述振动台通过固定杆与外筒连接,所述外筒内设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外壁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无约束连接,所述旋转筒的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通过连接臂连接,所述旋转筒的右半部分的外端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旋转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旋转发动机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振动台上,所述旋转筒的右半部分的内端与固定臂连接,所述旋转筒的左半部分的内端与左夹臂连接,所述左夹臂与固定臂之间为用于放置待振混凝土的操作空间,所述旋转筒的左半部分的外端与力杆连接,所述旋转筒、左夹臂、固定臂、外筒、旋转发动机、转轴和力杆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所述左夹臂可左右移动地位于所述旋转筒的左半部分,所述左夹臂与所述力杆联动,通过力杆调整所述左夹臂位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筒的左半部分与所述左夹臂之间螺纹连接。
所述左夹臂和固定臂的相对面均设有凹槽。
所述旋转筒的左半部分的外端设有供力杆穿过的第一小洞,所述旋转筒的右半部分的外端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第二小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在振捣时发生的离析现象;使得混凝土振捣后的内部结构更加的完美;振动过程中,不需要人力去搀扶模具,便捷轻松;不用担心因振动幅度或频率过大又或者人为不小心造成的大量漏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筒的外观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筒的轴心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筒的结构详图。
图4为外筒5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转筒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臂9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左夹臂4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5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