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拔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5727.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1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昭麟 |
主分类号: | A61C3/14 | 分类号: | A61C3/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顾一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拔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拔牙装置,包括一包括一第一钳臂及一第二钳臂的钳制组件、一包括有一连动臂及一抵持勾部的撬动组件、二个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的第一缓冲件、一形成于该些第一缓冲件之间的第一间隔部、及一界定于该第二钳臂一端且位于该第一间隔部一侧的第二缓冲件。采用上述结构,牙科医师在拔牙时,先以一牙齿固定件锁固或夹持于第一牙齿上,接着,利用第一缓冲件或第二缓冲件抵持于第二牙齿作为施力支点,并使抵持勾部抵持或卡勾于牙齿固定件一侧,最后以第一钳臂与第二钳臂的相互摆动,使连动臂带动抵持勾部,而得以微创方式,减少拔牙时周围组织的破坏损伤,并用利用最少的工具,轻松省力的拔除第一牙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牙装置,尤指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利用微创方式,减少拔牙时周围组织的破坏损伤,亦可减少使用工具、节省拔牙力量的拔牙装置。
背景技术
拔牙术在牙医学中系指从口腔中去除牙齿的手术,通常会在术前给予口腔实施局部麻醉。常见的拔牙方式为钳拔法,其系在残存足够牙冠部位的情况下施行:用牙科钳固定牙冠进行摇动、旋扭,破坏牙根与齿槽骨的结合,然后将牙齿牵引拔除,对于位置困难的牙齿,可以用拔牙挺撬、挺推、楔等方法拔除,或将要拔除的牙齿切成若干部分分别拔除,而对于藏在牙肉下、萌发不良的牙齿、或残存牙根,则要以手术方式分开牙肉甚至磨开骨头,暴露后再用拔牙器械拔除。上述拔牙过程使用器械相当繁琐,且大多操作手段产生的声音或疼痛感,会造成患者的恐慌,使多数患者在医术发达的现代,仍对拔牙有一定程度的恐惧。
如中国专利CN1735386A「拔出牙根的方法和装置」的拔牙器械,主要利用钉(如根管螺丝)固定于牙根中,并启动张力装置(如钢索),利用电动或转动的方式,沿着牙根的轴向牵引拔出。虽然号称可利用简单的操作对牙根施加较大的牵引力而不需要使用者耗费大量力气,且没有空间问题,也可降低在口中造成伤害的风险。但其制造成本或实际售价却让使用者不敢恭维,且仅能用于拔除残根,用途过于狭隘,造成整体CP值过低,再者,虽可省却摇动旋钮的施力,但仍须施力握持固定装置本体,以避免被张力装置反拉。
然上述拔牙器械于使用时,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一、制造成本或实际售价过高,抑制其在牙科领域的普及率。
二、操作用途或适用情况不够广泛。
三、仍需耗费力气抵抗张力装置的力量,实质上并不轻松。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利用微创方式,减少拔牙时周围组织的破坏损伤,亦可减少使用工具、节省拔牙力量的拔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操作方式,以透过单一钳制组件适用于一般拔牙及残根拔除等用途。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拔牙装置,包括:一钳制组件,该钳制组件包括有一第一钳臂、及一枢设于该第一钳臂上的第二钳臂,该第一钳臂一端形成有一撬动组件,且该撬动组件包括一形成于该第一钳臂一端的连动臂、及一形成于该连动臂一端的抵持勾部,与一牙齿固定件配合动作,以拔除一第一牙齿,并于该第二钳臂一端界定有二个第一缓冲件,抵持于复数个第二牙齿,以作为该撬动组件的施力支点,且该些第一缓冲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隔部,以供该撬动组件活动于该第一间隔部内,及于该第二钳臂一端界定有一位于该第一间隔部一侧的第二缓冲件,抵持于该第二牙齿,以作为该撬动组件的施力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昭麟,未经刘昭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5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专用心血管造影推助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企业管理咨询用咨询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