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抽风式灭蚊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5659.9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9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谭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国强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01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风 灭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抽风式灭蚊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灯光顶盖、抽风支架、负压风机和蚊虫容纳桶,所述抽风支架为轴线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抽风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抽风入口,所述灯光顶盖封盖在所述抽风支架的上端,所述蚊虫容纳桶连接所述抽风支架的下端,所述负压风机为轴流风机且轴线竖直设置于所述抽风支架和所述蚊虫容纳桶之间;所述蚊虫容纳桶的上端设置有漏斗状网板,所述漏斗状网板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漏斗状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涡导流槽。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捕获的蚊虫吸附在漏斗状网板侧壁上的几率,从而避免被捕获的蚊虫在负压风机停止工作之后逃逸,以提高负压抽风式灭蚊灯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蚊灯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负压抽风式灭蚊灯。
背景技术
负压抽风式灭蚊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吸引蚊虫,然后通过风机形成负压将蚊虫捕获,最后将捕获的蚊虫置于加密网罩中风干杀灭;在负压风机的出风口和加密网罩之间通常设置有一个漏斗状网板,漏斗状网板的底部通孔用于将捕获的蚊虫送入加密网罩中,漏斗状网板的侧壁上通常也设置有若干通风孔用于增大通风量,以便于增加负压风机的风量,从而可以有效地捕获蚊虫。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负压抽风式灭蚊灯,蚊虫被捕获之后容易附着在漏斗状网板的侧壁上,紧贴在通风孔的位置处而无法通过底部通孔进入加密网罩中,因此在负压风机停止工作之后依然可以逃逸,从而影响了负压抽风式灭蚊灯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抽风式灭蚊灯,能够降低捕获的蚊虫吸附在漏斗状网板侧壁上的几率,从而避免被捕获的蚊虫在负压风机停止工作之后逃逸,以提高负压抽风式灭蚊灯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抽风式灭蚊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灯光顶盖、抽风支架、负压风机和蚊虫容纳桶,所述抽风支架为轴线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抽风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抽风入口,所述灯光顶盖封盖在所述抽风支架的上端,所述蚊虫容纳桶连接所述抽风支架的下端,所述负压风机为轴流风机且轴线竖直设置于所述抽风支架和所述蚊虫容纳桶之间;所述蚊虫容纳桶的上端设置有漏斗状网板,所述漏斗状网板的轴线竖直设置;所述漏斗状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涡导流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光顶盖的底部设置有蚊虫诱捕灯,且所述蚊虫诱捕灯位于所述抽风支架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斗状网板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撞击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涡导流槽中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压风机的外侧同轴设置有环形连接罩,且所述负压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连接罩内侧,所述抽风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连接罩的上端,所述蚊虫容纳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连接罩的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斗状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连接罩,且所述漏斗状网板和所述环形连接罩之间通过旋转挂钩和旋转卡槽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蚊虫容纳桶的竖直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风镂空槽,且所述蚊虫容纳桶的内侧设置有一层圆筒状的加密拦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光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负压抽风式灭蚊灯,通过在漏斗状网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旋涡导流槽,能够在漏斗状网板内侧形成有序的旋涡气流,从而使被捕获的蚊虫有序地通过漏斗状网板的下端开口进入蚊虫容纳桶中,能够降低捕获的蚊虫吸附在漏斗状网板侧壁上的几率,从而避免被捕获的蚊虫在负压风机停止工作之后逃逸,可以提高负压抽风式灭蚊灯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国强,未经谭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56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