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血袋离心下坠折叠的脐血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3925.4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1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梅;徐峰波;朱学义;王小龙;程志远;黄永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银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晓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血袋 离心 下坠 折叠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血袋离心下坠折叠的脐血分离装置,包括脐血分离装置本体;所述的脐血分离装置本体为珍珠棉泡沫板、两联血袋,所述的两联血袋分别为大血袋和小血袋,大血袋和小血袋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的珍珠棉泡沫板设置在大血袋的中上部,珍珠棉泡沫板设有上部支撑板和下部支撑板,上部支撑板分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部支撑板分为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上部支撑板和下部支撑板之间设有夹固空间。本实用新型材料相对于海绵泡沫块有一定的支撑硬度,在离心过程中不会下坠折叠,保证细胞分层效果。本实用新型材料具有较强的弹性及防震效果,常用于各种运输保护,避免在离心机制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引起细胞分层浑浊。本实用新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若血袋发生破损,可及时将血液吸附,避免血液飞溅污染。
技术领域
本技术应用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离心、浓缩。该产品作为离心隔板可以提高制备效率,降低对脐血细胞活率的影响,提高脐血制备质量,为血液制备所遇共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采血袋制备血液成分,已在我国逐渐普及。脐血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其中大部分为红细胞。建立脐血库时,为减少冻存体积,需要通过离心去掉大量的红细胞而只保存富含造血干细胞的有核细胞。目前常采用将血袋置于离心机配套的离心杯内进行离心浓缩,但往往出现离心后血袋皱叠的现象。血袋在离心过程中由于血袋与离心杯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容易下坠和折叠,进而在血袋上部折叠处滞留大量红细胞和其他有形成分,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分离效果,最终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收集脐血有核细胞数过低,达不到应用标准。Rubinstein等提出采用三联血袋梯度离心法,即HES对脐带血红细胞沉降后,采用三联血袋在不同离心力作用下,去除多余的红细胞和血浆,浓缩获得白细胞。目前该方法因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于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建设。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因血袋与离心杯中存在空隙导致离心后血袋折叠、下坠的现象。郭瑞祥等则提出将海绵泡沫块填塞于血袋与离心杯内壁中作为支撑,降低离心后袋壁挂血现象。方静致等曾介绍采用气包作为支撑。但因气包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受离心压力而破裂,且操作繁琐,方静致等又提出改进为塑料双联气包夹持血袋,解决离心时血袋下坠和折叠问题。代秀桃等认为采用气包填空隙,无法取得理想的离心效果,进而提出采用水包替代气包来维持平衡离心。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采用海绵泡沫块无法起到血袋的支撑作用,导致脐带血有核细胞回收率不理想。对于大体积脐血,采用塑料双联袋夹持或者水包放入离心杯,会存在挤压现象,导致离心后血浆、白膜层、红细胞3层分界不明显,进而影响有核细胞的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常采用将血袋置于离心机配套的离心杯内进行离心浓缩,但往往出现离心后血袋皱叠的现象。血袋在离心过程中由于血袋与离心杯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容易下坠和折叠,进而在血袋上部折叠处滞留大量红细胞和其他有形成分,导致达不到预期的分离效果,最终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收集脐血有核细胞数过低,达不到应用标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防血袋离心下坠折叠的脐血分离装置,包括脐血分离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脐血分离装置本体为珍珠棉泡沫板、两联血袋,所述的两联血袋分别为大血袋和小血袋,大血袋和小血袋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的珍珠棉泡沫板设置在大血袋的中上部,所述的珍珠泡沫板上设有增强摩擦结构。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珍珠棉泡沫板设有上部支撑板和下部支撑板,上部支撑板和下部支撑板之间设有夹固空间。
所述的珍珠棉泡沫板为长方形,珍珠泡沫板的长度为15cm,珍珠棉泡沫的板高度为11cm。
所述的珍珠棉泡沫板设置在大血袋的中上部,位置低于大血袋与连接管的连接部2-3cm。
所述的增强摩擦结构为球形凸起的珍珠颗粒。
所述的一种防血袋离心下坠折叠的脐血分离装置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银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银丰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3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桶拼接盖板
- 下一篇:一种废气处理用传输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