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3375.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2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益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3/00;A23K50/90;A23K10/20;B65D30/16;B65D33/16;B65D8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财易清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陈桂兰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瓢虫 幼虫 包装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包括自立袋,所述自立袋的上端开口距离底端预定距离处的外部设置有一周圈不闭合的或大于半周圈的可变形软条状材料,所述预定距离占所述自立袋高度的0%‑7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具体使用时,把瓢虫的幼虫和成虫以及包装介质等混合在一起,放到自立袋中,然后以该可变形软条状材料为中轴卷绕密封后,两端的可变形软条状材料往里折即完成包装;当需要释放袋中的瓢虫幼虫时,打开包装释放袋,然后将可变形软条状材料反向拧成一个圈,直接挂在枝条上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瓢虫幼虫成虫的包装释放待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满足瓢虫成虫幼虫运输释放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
背景技术
瓢虫,以异色瓢虫为例,异色瓢虫称得上是一种“超级杀手”,它能捕食多种蚜虫、蚧虫、木虱、蛾类的卵及小幼虫等。异色瓢虫移动性强,可在很大范围内搜寻寄主,迅速控制蚜虫等小个体害虫的种群数量。由于成虫寿命长、取食量大,释放后可立即发挥对目标害虫的控制作用,并且随着成虫产卵和幼虫的孵化,其控制作用越来越强。异色瓢虫在我国广泛分布,是一种能够针对蚜虫、蚧虫、木虱、鳞翅目昆虫的卵及小幼虫有效进行生物防治的物种。因此,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异色瓢虫减少虫害,增加产量又减少农药污染、农药残留的问题。
目前瓢虫主要是通过卵卡进行释放,瓢虫的卵期在生产上常用季节的常温状况下只有2-3天,且温度过高会影响卵的孵化率,虫卵保存时间短,由于生产上大面积使用时需要释放瓢虫的地区往往较分散,从养殖区域到分发到偏远的乡村运输时间较长,往往超过3天。另外,根据卵卡产品的质量,包装运输和释放环境的不同,瓢虫卵的孵化率一般只能达到70%到95%,初孵化的L1阶段的瓢虫幼虫体型小,取食量少,往往偏好取食蚜虫,粉蚧等害虫的若虫。瓢虫幼虫L1-L2阶段捕食率较低,所以瓢虫卵卡作为生物防治产品在田间或设施内应用的效果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如果释放捕食量大,活跃程度高,释放后能立即捕食的瓢虫幼虫,防治时效性更佳,效果更好,但是目前生产上还没有运输和释放瓢虫成虫较好的装置,一般都是简易的塑料瓶,或者编织袋,无法提供瓢虫幼虫在运输途中的的食物保障和隔离保障(避免相互残杀),农户无法使用此类简易塑料瓶或者编织袋进行释放,需要取出瓢虫后自行设法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旨在解决现有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作用单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瓢虫幼虫的包装释放袋,包括自立袋,所述自立袋的上端开口距离底端预定距离处的外部设置有一周圈不闭合的或大于半周圈的可变形软条状材料,所述预定距离占所述自立袋高度的0%-75%。
优选地,其中所述自立袋的正反两面上均镶嵌有软质金属插片。
优选地,其中所述自立袋由环保材料构成。
优选地,其中所述自立袋由大小相同的正反两面、大小相同的左右两面和底面五个面封口而成,所述五个面的边缘处热塑粘合,所述自立袋呈四面环绕,且具有底面的长方体,所有左面、右面和底面设有折痕。
优选地,其中所述折痕朝向自立袋的内部。
优选地,其中所述自立袋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上还设置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与所述自立袋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其中所述自立袋的正反两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上覆盖有微孔滤膜,所述微孔滤膜的直径大于0.01mm,所述微孔滤膜与自立袋成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其中所述自立袋内还可以填充其它介质,所述其它介质为麸皮、麦糠、粮食下脚料、蛭石、稻谷壳、麦壳、木屑、草炭土、泥炭土、珍珠岩和椰糠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益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溧阳益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3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户外雨伞
- 下一篇: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釜式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