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1706.2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6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卫民;王修磊;邓暄;朱嘉敏;石美浓;阎华;丁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05;B29C64/245;B29C64/241;B29C64/29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标系 协同 打印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包括步进电机、电磁底盘、热床、六轴机械臂、托盘架、铁质圆盘和喷头机构,所述喷头机构包括挤出料步进电机、喷头、冷却风扇、竖向调整机构和水平调整机构。所述电磁底盘内部含有永磁铁和电磁铁,通过控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控制退磁和磁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与现有3D打印机相比,通过六自由度机械臂及电磁永磁复合装置增加底盘的旋转自由度,不仅能实现一般情况下的平面立方体的三维实体成型,还能在笛卡尔坐标系、柱坐标系及球坐标系中灵活转换,实现弧面与球面打印精度的提升,为打印弧形及球面组合体提供了新的思路。且设备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为高精微打印创造了设备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它以STL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将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的材料熔融沉积来制造三维物体。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相比,3D打印工艺具有更高的材料利用率,且能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加工结构复杂的制品。
现有的多数3D打印机仍建立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其特点是三轴相互独立,打印过程中各轴仅能做直线运动,通过各轴间的运动配合完成物体三维空间内的宏观成型。而对于具有弧面及球面等一系列曲面的制品,普通打印机均通过将曲面微分成直角打印,打印出来的物品在微观结构上并不是一个光滑的圆弧,和原始设计相比存在一定的误差。且打印的制品越小,小三角体现的越明显,打印精度则越差。
专利号CN207747423U公布的一种基于柱坐标传动定位的3D打印机增加了成型底座在水平方向的旋转自由度,避免了在打印平面回转体时由于X,Y轴的配合偏差导致的打印偏差。但是在打印空间回转体时,挤出喷头在X,Z轴的配合上存在的偏差仍无法避免。同时,此专利仅适用于柱坐标系,不能实现多坐标系协同打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普通3D打印机只能在单坐标系中工作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其不仅能有效避免制品弧面在打印时的设备误差,还能实现多坐标系任意切换,进一步提高3D打印的精确度以及进一步扩宽3D打印机在微结构领域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在原有的笛卡尔系3D打印机简单易于控制的基础上,利用磁吸装置及六轴机械臂装置增加底盘的空间自由度,根据打印要求自定义柱坐标轴线或球坐标圆心进行打印,可有效提高制品弧面及球面的3D打印精度,完成复杂制品(包含球面、弧面及非曲面一种以上的制品)的高精度打印要求。
本发明的结构方案是: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包括步进电机、电磁底盘、热床、六轴机械臂、托盘架、铁质圆盘和喷头机构,所述喷头机构包括挤出料步进电机、喷头、冷却风扇、竖向调整机构和水平调整机构。
本发明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所述电磁底盘内部含有永磁铁和电磁铁,通过控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控制退磁和磁化,永磁铁可保证在打印工作时不需要为电磁底盘提供持续电流,节约能源,且能保证可靠性。所述热床则采用与打印材料结合能力强的铝板。所述铁质圆盘采用对磁性较为敏感且易磁化的铁金属制品。
本发明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所述托盘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六轴机械臂与步进电机固接,控制步进电机的空间位置与空间角度;所述步进电机与铁质圆盘固接;所述电磁底盘和热床固接,无相对运动。所述喷头机构的安装方式与现有3D打印机的喷头部分安装方式基本一致,挤出料步进电机与机架固接,冷却风扇与喷头保持相对静止的安装关系,竖向调整机构安装在打印机的机架上,水平调整机构在本发明示例中采用三联机械臂机构。
本发明一种多坐标系协同3D打印机的工作方式是:当打印普通平面组合体(无弧形)时,采用普通笛卡尔系3D打印的算法。六轴机械臂不工作,电磁底盘被安放在托盘架上,电磁底盘保持水平。喷头机构按预定程序打印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1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度可控装配式节点构造
- 下一篇:一种收线机用收线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