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5615.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黄元丁;李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解剖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涉及口腔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种植体根部、穿龈部和基台;通过种植体根部与拔牙窝更吻合,初期稳定性更好,无需以骨材料填补骨与植入体之间的空隙,无需逐级预备植入孔,种植手术简单,临床医生容易掌握,风险降低,缩短了手术时间;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生物力学分布更可能接近生理状态,利于剩余牙槽骨骨量的保存,减少骨吸收;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不密合、存在间隙,造成的稳定性不足以及增加二次手术的成本和愈合时间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
背景技术
口腔种植体是近年口腔医疗市场中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产品;尽管口腔种植学已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口腔医学领域中充满活力并且飞速发展的分支学科,但是,种植治疗的周期过长,从拔牙到最终牙冠修复需要耗费半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治疗时间,并且需要多次就诊,过程复杂、费时费力,因而现有的种植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也跟不上现代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为此,口腔种植技术正朝着简化手术程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种植成本、尽早修复、尽早恢复美观和功能的方向发展。
现有技术中的种植体通常是在拔牙后3个月再进行植入种植体的手术(延期种植,Delayed Implantation),而在骨量适当的情况下,拔牙后即刻或者数天内就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的方式(即刻种植,Immediate Implantation);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减少了从拔牙到种植手术之间的牙槽窝愈合时间,减少了手术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牙槽骨改重建所带来的牙槽骨吸收。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即刻种植的种植体具有与拔牙窝形态不一致的问题,由于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不密合、存在间隙,需要同时进行植骨术(植入自体骨或骨替代材料),或者覆盖屏障生物膜来促进骨形成。为了保护薄弱的颊侧骨板和利于未来的修复和美观,对植入体的植入深度和角度有严格的要求,技术要求较高,易发生骨壁侧穿等风险,受初期稳定性不足的影响,传统种植体的即刻种植往往采用埋入式种植,增加了二次手术的成本和愈合时间,难以实现即刻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不密合、存在间隙,造成的稳定性不足以及增加二次手术的成本和愈合时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包括:种植体根部、穿龈部和基台;
所述种植体根部与对应的拔牙窝的形态契合,所述种植体根部包括多个胞元结构,多个所述胞元结构通过3D打印叠加连接,以使形成的所述种植体根部的外壁呈多孔形状;
所述种植体根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穿龈部与所述基台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胞元结构包括多根胞丝,多根所述胞丝呈多面体结构依次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胞元结构的孔径范围为0.5-0.7mm,每一个所述胞元结构的胞丝直径范围为0.1-0.3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种植体根部多孔形状的壁厚范围0.8-1.5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种植体根部的高度范围为低于牙槽骨的骨面0.5-1.2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的颊舌向宽度与拔牙窝的骨壁的间距范围为0.5-1.5mm。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位于后牙区内的天然解剖根形种植体,所述穿龈部与所述基台及所述种植体根部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5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